赤水河|守护赤水河廿余载,只为鱼儿归

采访人员 刘如楠
绿水青山、飞瀑直下,游鱼嬉戏、白鹭成行,这是夏日赤水河畔的景象 。在河边走一遭,当地的百姓纷纷感慨:“现在的生态越来越好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鱼儿从长江游迁至此,繁衍生息 。而为了留住河里的鱼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没少下功夫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三代科研人接力调查、监测、育苗,给这条河流的鱼类资源及生态系统变化做了连续完整的记录 。
近日,位于贵州赤水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赤水河河流生态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赤水河站)正式成立,常年奔波在整个流域的研究者们有了驻扎的营地 。
在赤水河站养殖区,《中国科学报》采访人员看到,一排排模拟自然河道落差和环境的室外梯级流水养殖系统,亲鱼池、催产池、孵化池等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将成为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与种群保护基地 。
“避难所”难避难
长江上游是我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最丰富的水域之一,共有鱼类286种,其中仅分布于该水域的特有鱼类就有124种,比例之高远超国内其他水系 。然而,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推进,长江上游江段的水温、径流等生态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调查显示,受威胁鱼类多达79种,占长江上游鱼类物种总数的1/3 。
“三峡大坝使约600公里的江段形成河谷型水库,水流显著变缓,水深增大 。像圆口铜鱼、岩原鲤和长薄鳅等适应流水生活的特有鱼类,由于栖息地丧失而被迫向上游流水江段迁移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赤水河站站长刘焕章告诉《中国科学报》 。
而赤水河干流保持着自然河流的特征,且流程长、流量大,人类干扰相对较少 。于是,赤水河成了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避难所” 。“我们的调查显示,赤水河分布有鱼类167种,包括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11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刘飞说,“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绝大部分可以在此完成整个生活史过程,极大地丰富了赤水河的鱼类多样性 。”
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整个干流及部分源头支流均被纳入了该保护区,受保护河段长达600多公里 。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人员正是从这时起,开始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研究 。
刘焕章介绍,目前中科院水生所在赤水河流域共设立了5个固定观测点,每年按季节进行4次常规监测采样 。“最初大家只能临时租住在河边的村镇中 。缺少养殖装置,就用塑料盆、水桶替代,在出租屋里一字排开,把捕捞上来的鱼卵、鱼苗撒进去,蹲坐在地上观察、记录 。”他说 。
对他们而言,外在的、简陋的实验条件还相对容易克服,最大的挑战来自人们对鱼类保护的漠视 。
多年来,刘飞遭受了许多冷眼,“向当地渔民、渔政打听情况时,常常被反问‘你们问这干吗’ 。说明来意后,对方也经常以‘不清楚、不知道’的理由拒绝配合” 。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专门的渔船和工具,进行捕捞采样时往往需要依靠当地渔民的帮助 。可是,看到他们一网一网地捕捞上来那么多鱼,不乏一些珍贵的品种时,我内心又十分矛盾 。”刘飞告诉《中国科学报》,尤其是用电鱼机进行捕捞,一竿子下去,水里的各种生物,哪怕是还没孵化的鱼卵,多半都会死亡 。
虽然这种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早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一些渔民顶风作案 。“渔民捕捞上来的鱼,由于生长自天然河流,价格不菲,可以卖到几十至几百元不等,最高可达800元每斤,其他的留作自己吃 。还有一些没什么经济价值的小鱼则被拿去喂鸡、喂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