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站|海伦站:科学“问诊”黑土地( 二 )


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海伦示范区的试验田里,采访人员看到应用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的大豆和玉米种植区 。韩晓增告诉采访人员:“应用肥沃耕层构建技术模式,每个周期比传统耕作节本150元/公顷 。”
韩晓增认为,“保护黑土地需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为此,他带领团队通过构建肥沃耕层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近年来,韩晓增团队在田间地头大力推广该模式,先后举办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培训会90余次 。
目前,该成果已在东北黑土区累计推广应用2.55亿亩,增收221.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韩晓增团队还为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
大豆之乡 不解情缘
在海伦站,像韩晓增这样从毕业就在此扎根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比如有“金豆娘娘”美称的东北地理所研究员李艳华 。
初夏的试验田里,每天太阳升起前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海伦站的人都知道那是李艳华 。因为大豆的花期较短,一天中真正能进行杂交实验的时间就清晨那三四个小时 。为了多进行几个组合的杂交实验,李艳华往往凌晨两三点钟就要开始准备 。
1990年,李艳华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海伦站实习 。海伦市是我国著名的大豆之乡,李艳华在此与大豆育种结下了不解情缘 。
从“东生1”到“东生53”,李艳华在海伦站的实验室里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培育的大豆品种(系) 。30多年来,李艳华每年积累整理不同世代选种材料8000份左右,每年杂交组合至少200份 。2021年,李艳华参加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的材料达21份,其中高蛋白材料9份 。
目前,李艳华拥有15个亩产稳定在200公斤以上的大豆品种(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为种植结构调整储备了不少早熟品种 。
育种的艰辛只有亲历者自己知道 。大豆育种从杂交开始,每培育一代需要一个生长季(1年),通常需要经过六代(6年)优胜劣汰的选择才能进入“决选” 。随后还需要进行两年的鉴定实验才能选出优质品种报送审定,审定往往需要4年 。不难发现,一个优质的大豆品种从选育到最终通过审定,至少需要10年时间 。
好的品种还需要得到种植户认可 。李艳华还记得自己当年四处推广碰壁的场景,摩托车就骑坏了3辆 。而今李艳华已在海伦当地和周边小有名气 。采访人员从海伦当地一家食品企业获悉,该企业豆浆粉使用的大豆品种就是“东生7” 。
【海伦站|海伦站:科学“问诊”黑土地】据介绍,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累计实现成果转化2340万元,其中“东生7”转化700万元 。在东北地区第三、第四积温带,李艳华的东生系列大豆累计推广应用面积5000万亩,增产20亿斤,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