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新华全媒+丨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人在“象”途:我看到全民护象的中国故事
一群亚洲象从“老家”西双版纳一路北移到昆明,这种事,我以前可没听说过,相信很多打小就生活在昆明的老人也从未耳闻 。
近两个月来,由6头成年雌象、3头雄象、3头亚成体象、3头幼象组成的亚洲象“旅行团”,经普洱、红河、玉溪等地一路“逛吃”、北移抵达昆明,约五百公里的漫漫“征途”引发全球关注 。
文章图片
5月28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 。
野象如此长距离迁移在我国尚属首次,云南分社总编室对此事高度关注,我的同事在事件前期已发布不少稿件 。当象群 “逛吃”到峨山地界,距离昆明城区约100公里时,分社副总编伍晓阳安排我和同事孙敏、赵珮然组成融媒体小分队奔赴一线 。
作为首批抵达峨山县城的媒体,5月28日一早我们先和当地宣传部门以及云南省森林消防的同志取得联系,了解到野象活动的大致方位后便立即奔赴现场 。需要注意的是,亚洲象虽然看着很可爱,但却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它跑起来比人快,必须和野象保持安全距离,因此使用无人机进行图片、视频拍摄无疑是最佳选择 。
文章图片
5月28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 。
文章图片
5月28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境内拍摄的象群(无人机照片) 。
十分幸运,我们控制无人机起飞后,很快就找寻到象群的踪迹,发现这群大象正打算从一片山地向林区迁移,于是便将象群的这次活动完整记录下来,为之后的报道提供了丰富的一手素材 。象群进入树林后,由于枝叶阻挡,画面观赏性较差,此时无人机电量也即将耗尽,我们便结束了拍摄 。
此后,现场指挥部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媒体使用无人机拍摄象群,新华社成为此次报道中唯一一家现场航拍到大象活动的媒体 。后一阶段,由于图片、视频素材都由指挥部统一拍摄、发布,我们的报道模式便调整为采访野象北移事件相关人物与及时发布指挥部传来的动态稿件 。
出发进行这次采访前,我和大家一样,心中有很多疑问 。关于亚洲象的这次“远行”,无人知晓它们究竟为何离家、将去何方,但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约500公里的漫漫“征途”中,象群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民众的精心守护,在确保大象安全的同时,避免发生人象冲突 。
文章图片
6月7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无人机照片) 。
文章图片
6月7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无人机照片) 。
据统计,仅6月11日,现场指挥部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1413人次,出动渣土车、挖掘机、应急车辆451辆,无人机17架,疏散群众3670人,投喂食物2.5吨 。同时,现场指挥部根据象群移动方向,开挖防象沟,并增加空中监测人员,由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统筹指挥,加大空中监测力度 。
文章图片
6月1日,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监测象群行踪 。
文章图片
6月9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整装待发的渣土车队 。
推荐阅读
- 一个脱贫村的“开局”答卷|新华全媒+| 监测
- 模式|新华全媒+|“双节”将至,请大家争当“光盘族”,不做“必剩客”!
- 新华社记者|体验多彩港味,请来“香港美酒佳肴巡礼”
- 邓秀新|橙色——邓秀新心中最美的颜色
- 集采|新华全媒+丨“医药民生账”中的“增”与“减”——说说2021年就医吃药那些事儿
- 新华社|这是你想不到的“黑土地”!
- 肥肠|100万+!新华社正在展播,彭山这个美食火了!
- 酸菜|100万+!新华社正在展播,彭山这个美食火了!
- hng怎么读拼音怎么读拼音hng
- 无人机可以随便飞吗(无人机可以随心所欲到处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