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月下飞天舟——天舟二号飞行任务全解读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29日电 题:月下飞天舟——天舟二号飞行任务全解读
中国文昌,夜漫南海,圆月当空 。
北京时间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
约604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确进入预定轨道 。21时17分,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距离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30天后,中国向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出了第一件快递“包裹” 。
“大力水手”托举深空梦想
与敦实憨萌的“胖五”——也就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相比,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的身材显得修长 。但事实上,它总长53.1米,比“胖五”要短3米多 。
作为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是为满足搭载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专属需求量身研制 。因其“两级半”的构型,仅从外形来看,它比“胖五”的“一级半”构型更匀称——如果说“胖五”像举重运动员,长征七号则更像健身房里的教练 。
“力气大”,是空间站建设对长征七号火箭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不如“胖五”体态雍容,但长征七号的起飞重量达到了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跻身中国火箭“四大力士”之列,是名副其实的“大力水手”,达到了国外同类火箭先进水平 。
“大力水手”这一次的任务,就是将满载大批物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送到预定轨道 。为了“力气大”,长征七号使用动力更强劲的液氧煤油做燃料,还将助推器主捆绑结构的安装间隙由5毫米压缩到4毫米,这不仅减少了火箭飞行时的振动,也增加了助推传力 。
“成功是我们唯一的选项 。”回顾长征七号的研制过程,火箭总设计师程堂明用这句话来表明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研制项目正式启动以来,长征七号团队瞄准空间站建设,以精益求精的铸“箭”精神和万无一失的严谨作风,全力以赴为使命和荣誉而战 。
【天舟|月下飞天舟——天舟二号飞行任务全解读】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在新建成的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 。
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托举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腾空而起 。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 。
这一次,长征七号又一次成功升空,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去生活物资、实验设施和推进剂,拿下了中国空间站工程建造阶段承上启下的又一重要环节 。
按照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到2022年底,我国将连续实施11次发射任务,其中4次货运飞船发射都将由长征七号火箭“承运” 。“环环相扣,就像接力赛跑,每发任务的成败都关乎中国空间站建造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试验队主任设计师徐利杰说 。
为确保运载能力和满足交会对接的需求,科研团队对长征七号火箭进行了大量优化改进设计,围绕技术状态确认、关键环节保证等方面开展了“再分析、再设计、再验证”,火箭的技术状态发生了100多项变化 。
为满足飞船与空间站的交会对接需求,科研团队将精确到秒的发射“零窗口”拓展为2分钟左右的“窄窗口” 。通俗地说,如果火箭起飞时间出现了2分钟以内的偏差,火箭可以根据起飞时间自行修正飞行轨迹,保证货运飞船仍然能够进入核心舱所在的轨道面,为后续的交会对接奠定基础 。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一次火箭点火的瞬间,“大力水手”的尾部没有出现因四氧化二氮不充分燃烧而形成的红色“烟雾”,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棉花糖般的“白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