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深度交叉!医学发展如何借势而为( 三 )


多年来,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在颅脑手术中综合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神经导航技术,开展脑疾病病人语言和视觉感知环路的相关研究,验证了中国人大脑语言区有别于拼音文字语言区的科学推论,绘制出精准化的脑功能和神经环路图谱,从“脑认知神经环路连接”水平进一步揭示语言区功能重塑的机制 。目前继续开展“脑损伤后认知相关环路的特征、重塑和修复机制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人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机制,寻找新诊治方法 。
脑科学领域需要培养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脑科学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转化造福于人类 。
风湿免疫|深度交叉!医学发展如何借势而为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
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精神疾病精准诊治
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全球约有9.71亿人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 。而在我国,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6.6%,其中以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最为常见 。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精神心理问题的疾病发病率和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大 。精神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确切病因并不明确,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临床经验,缺乏客观依据,导致临床上难治性比例高达30%左右 。
因此,精神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对于精神疾病的预防、识别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当代脑科学的研究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综合运用影像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及工程学等新技术,便于深入探索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加快新型精神科药物的研发,以实现精神疾病的精准治疗 。
我们团队既往通过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精神医学相结合,利用病理性记忆再巩固理论发现了唤起—消退范式,可以有效消除恐惧和成瘾的复燃,为恐惧相关精神疾病以及药物成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还利用神经科学技术和转基因动物发现,成瘾记忆的储存和表达需要大脑基底外侧杏仁核的参与,基底外侧杏仁核神经元集群介导了这一过程 。
随着未来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研究的不断创新,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治技术将得到全面突破 。结合脑磁图、核磁共振、PET、近红外成像等神经影像技术将发现精神疾病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实现精神疾病早防早疗;结合生物信息学,通过大数据模拟建模可以实现实时最佳决策,改善诊疗流程,快速从数百万候选化合物中识别潜在的生物活性分子,促进精神类药物的研发;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社交障碍等精神疾病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具有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拟人的情感思维、环境感知的机器人医疗在与孤独症儿童互动和康复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此外,精神医学还将与神经科学、神经内科、睡眠医学、消化科、心内科、耳鼻喉科、功能外科学等大医学建立更实时便捷、更深入的联络会诊模式,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提高疑难重症的诊治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创全学科医学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
风湿免疫|深度交叉!医学发展如何借势而为
文章图片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
生物医学成多学科前沿交叉“聚集点”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开始并没有明确学科分类,人们只是有认识自然的朴素愿望 。随着研究内容的增多,分工越来越细,类似的研究内容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学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