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千金求马,科创人才能否“技高一筹”


科创|千金求马,科创人才能否“技高一筹”
文章图片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对材料进行微加工,给引线键合机的劈刀穿线,做钛铝电极上的引线键合工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供图
科创|千金求马,科创人才能否“技高一筹”
文章图片
▲汪卫华(左)获聘为松山湖科学城科学顾问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供图
■采访人员 沈春蕾 朱汉斌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召开2021年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园区管委会提出,将加速集聚科技领军人才,整体扶持力度最高超过5000万元 。
当前,国内各地为吸引科技创新人才,不惜重金和土地,并给予各类优惠政策 。那么,重金招纳的科创人才能否满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技高一筹”呢?
政策放“大招”
“实验室在哪儿,院士的家就在哪儿 。”这是季华实验室负责院士联络服务的工作人员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的评价 。季华实验室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又称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2019年,叶恒强加入季华实验室,并成为佛山全职引进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叶恒强获得优粤佛山卡A卡,该卡仅颁发给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顶尖人才 。广东也是叶恒强的家乡,他希望发挥所长为家乡做点贡献 。
今年1月,佛山南海区发布《南海鲲鹏人才计划》,宣布未来5年投入超50亿元,面向全球招才引智,支持人才与创新创业团队发展 。为鼓励科技创新,南海区将实施“政商共担创新风险”机制,对企业研发创新发生的实际损失,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风险补偿 。对掌握“卡脖子”技术的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南海将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特殊支持,上不封顶 。叶恒强获最高安家补贴1000万元 。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自实施县级市首个亿元“头雁人才”政策以来,全市已有2个头雁人才团队、1位头雁人才成功落地 。其中,获评“头雁人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团队在昆山成立的中科吉芯(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1亿元经费支持,主要开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
采访人员从昆山产业科创中心获悉,经认定的重大创新平台最高可获3亿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标杆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支持 。昆山还为创业者准备了总量近500万平方米的科创空间,2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以及企业最高1000万元、个人最高300万元的低息贷款 。
“核心技术买不到”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说过:“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也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回国创业已有20年 。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实现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答案是:人才 。
他以自己从事的芯片开发为例介绍道,芯片产业自主可控的范围很大,比如底层技术和人才 。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人才,技术就没法传承,不能变成产品,市场上的需求也无法得到供给 。
“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核心技术的后续创新依赖于前面的基础 。”邓中翰告诉《中国科学报》,“定制衣服与购买成衣的最大区别是,定制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及有权使用的材料和工序 。”
不难发现,核心技术的攻关离不开人才,这也是各地重金求贤、招才引智的根源所在 。地方抢人才,人才也在选地方 。
“在东莞,如何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顺利走向产业应用?”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经常思考的问题 。他表示,相比其他城市而言,东莞产业链相对完善,能为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创造良好条件,还可以尝试科研与产业化模式的创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