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状态|那么乖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负面情绪不是没有,只是他们倾向于选择压抑不提 。沉默的背后,可能是亲子、师生关系中存在沟通障碍 。
——————————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近些年,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而一些孩子为世界留下的最后的只言片语,折射出他们鲜为人知的内心苦痛与纠葛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 。“少年也识愁滋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中的重要考验 。
平日乖巧、懂事、听话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想不开?成绩棒、特长多、人缘好,这些外在“光环”为何不足以成为支撑其快乐生活的理由?在最后一根稻草降临之前,一切压力的堆叠是否真的毫无踪迹可寻?扫除他们的心灵尘埃,也许还要从走进他们的内心入手 。
“乖孩子”的内心B面
“我情何以堪呐!”当得知上初三的女儿被诊断为重度抑郁时,一位妈妈一边对心理咨询师泪流不止,一边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她从怀孕起就阅读大量有关育儿的书籍,女儿也从小就听话、乖巧,可突如其来的“重度抑郁”四个大字,一下子将此前的认知颠覆了,自己所谓的“科学育儿”理念也似乎成为反讽 。
这位妈妈的反应并非个例,对于孩子的抑郁状态甚至自杀选择,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诧异和不解:明明是在家里听父母话,善于自我管理,在学校表现优异的“乖孩子”,怎么就突然抑郁了呢?
曾经向青少年心理专家、天津耀华中学心理老师张丽珊倾诉过的一个孩子,道出了“乖孩子”们的内心B面:从小我就被各种要求,要谦让弟弟妹妹,承担着父母的期望,当好老师的小助手,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 。有情绪时,我就告诉自己要忍耐 。“我想到要活着,就得忍耐,直到哪一天我不再贪恋人生……”时至今天,张丽珊还记得对这个孩子最直观的印象——一脸凄苦 。
“鸡娃”风潮下的学业压力、网络和校园暴力、青春期的敏感多思、矛盾重重的亲子关系……事实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并非总是无忧无虑与岁月静好,任何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成为诱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遗传和环境等不同层面的压力叠加,也会使抑郁情绪一步步潜滋暗长 。
“乖孩子”的真实独白告诉我们:负面情绪不是没有,只是他们倾向于选择压抑不提 。沉默的背后,可能是亲子、师生关系中存在沟通障碍 。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报道,经常潜伏在年轻人“约死群”中的徐世海就提到,不止一个年轻人对他说过,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 。一个18岁的男生告诉他,自己很少向人袒露心迹,父母觉得他衣食无忧,认定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 。这些都使他自我怀疑,越来越敏感 。“他们压抑太久了”,徐世海说,“就像一个汽油桶,早已积满了油,就差一个火星把它引爆 。”
社会责任的过度绑定,也可能使真实情绪的表达变得艰难:一些“乖孩子”之所以不愿言说痛苦,恰恰是过于懂礼貌,太为他人着想,总担心倾诉痛苦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的孩子认为,那些好的表现不是因为自己希望如此,而是为了取悦成年人;还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不满”想法是错误的,内心充满自责……某种程度上,“懂事”只是压抑不满后的虚幻表象 。
然而,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看来,阻断求助渠道后,人会变得很脆弱,产生心理危机的风险也会增大 。对青少年而言,压抑负面情绪,全部由自我消化,很容易掉入过于绝对、非黑即白的思维路径中,甚至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一并包揽过来 。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父母经常吵架全是自己的责任,或者希望用努力学习来“换取”家庭和谐 。“都是我不好”,成为使不少青少年一步步陷入心理危机的典型认知误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