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登上火星的“祝融”,在史书上拥有姓名( 二 )


据唐朝司马贞为《史记》续补的《三皇本纪》,共工氏族“任智刑以强”,凭借智力超群、刑罚残酷而称霸天下,却“霸而不王”,不行王道,欺凌弱小 。祝融氏族起而讨伐共工氏族,双方数次大战 。共工氏族凭水而战,祝融氏族以火为武,两族可谓水火不容 。祝融氏族源远流长,实力雄厚,最终战胜后起之秀共工氏族 。不料,共工氏族“不胜而怒”,不甘心战败,竟然“头触不周山” 。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不周山在“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因“有山而不合”,故“名曰不周”,今人多认为帕米尔高原或祁连山、贺兰山是不周山的原型 。不周山终年飘雪,极其寒冷,是神话传说中从人界通往天界的唯一路径 。共工氏族不甘心为祝融氏族所败,头撞不周山,意在断绝人界与天界的联系,毁坏人间 。
果不其然,共工撞倒不周山后,“天柱折,地维缺” 。据《淮南子·天文训》,不周山崩裂,“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山崩柱折,天缺一角,雨水不止,洪水滔天,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蘆灰以止滔水”,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大江由西北流向东南的地理格局亦由此形成 。
当然,古史中的共工形象是多元的 。《国语》等史籍对共工的描述就多以正面为主,认为共工氏曾为华夏部落联盟制定历法,其族长于农业水利;《左传》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史记》亦言,“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三国文颖注释曰“共工,主水官也”,曾“秉政作虐……本主水官,因为水行也”,凭借水利技术用水祸乱天下 。
据学者研究,祝融氏族与共工氏族的矛盾,很可能是上古时期分别以火、水为图腾的两大氏族之间为争夺部落联盟主导权展开的斗争 。据《山海经》《尚书》《天问》等,火神祝融曾受天帝指派,诛杀用筑堤之法治水不成的大禹之父,即有崇部落首领鲧 。这一传说也证明了祝融火氏族与共工、鲧等水氏族的矛盾 。
【祝融|登上火星的“祝融”,在史书上拥有姓名】子嗣八姓,南楚始祖
祝融氏族与共工氏族的斗争并非一战而定,而是延续到五帝之一的帝喾时期 。当时“共工氏作乱”,帝喾派祝融氏族首领重黎(一说黎)前去征讨 。两族再战,祝融氏族势如破竹,屡战屡胜,但共工氏族绝不屈服,“诛之而不尽” 。祝融氏族始终无法获得全胜,帝喾诛杀重黎以示惩戒,让其弟吴回“复居火正”,继续担任火正职务,“号祝融”,沿用祝融称号 。故南宋罗泌《路史》认为,“祝融氏,号也;祝融,职也,本非人名 。黎为祝融,回为祝融,皆职” 。
据《世本·帝系篇》,吴回之子陆终迎娶“鬼方氏之妹”,是为女嬇 。二人婚后“孕而不育三年”,后“启其左胁”,剖开女嬇左边肋骨,“三人出焉”;而“启其右胁”,剖开右边肋骨,又有“三人出焉” 。陆终和女嬇最终育有六子,“其一曰樊,是为昆吾……二曰惠连,是为参胡……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四曰求言,是为会 (郐) 人……五曰安,是为曹姓……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史记》亦云,“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
这一记载充满传奇色彩,而历史真相则是氏族的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陆终六子并非真实六人,所谓“坼剖而产”,是指祝融氏族发展出六个血缘关系密切的氏族 。六族后来演变成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八个姓氏,是为“祝融八姓” 。
夏商周时期,八姓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迁徙到华夏各地,以中原腹地的河南新郑一带为中心,分布在北起黄河中游河南北部,南至长江中游湖北北部,东到山东西部,西到山西东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许多大小诸侯国,拓展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