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卫星光污染使天文观测陷入“盲区”

一项新研究显示,地球上似乎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天文学家在免受太空垃圾和卫星光污染的情况下观察星空 。
这项近日在线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的研究囊括了数以万计的在轨卫星,涉及的卫星发射时间截至2020年 。
“这一研究让人大开眼界 。”论文作者、国际暗天协会公共政策主任John Barentine说,“随着空间越来越拥挤,这种影响的程度只会越来越大 。”
天文学家对大量卫星组成的链网感到十分紧张 。自2019年以来,SpaceX为服务全球互联网而发射了1000多颗通信卫星 。未来几年,还有成千上万的来自SpaceX和其他公司的卫星将升上天空 。
而卫星的明亮轨迹可能干扰观察者的肉眼观测,并使更敏感的天文观测陷入困境 。
作为对上述担忧的回应,SpaceX的工程师表示将把随后发射的卫星亮度调到第一批原型机亮度的1/4左右 。
不过,斯洛伐克国家科学院天文学家Miroslav Kocifaj有不同的担忧 。他想知道,地球上空的卫星和碎片集结的“云团”是否会将光散射回大气层 。即使单个卫星不可见,但它们的存在是否给夜空带来额外的背景光,从而对冲宇宙光中最微弱的部分 。
Kocifaj、Barentine和同事们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他们估计,在已有背景光的基础上,在轨卫星和垃圾碎片可能会增加约10%的漫反射光 。研究人员通过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空间物体的数量和大小分布的估计、此后空间日益拥挤情况的推断,以及这些物体的平均反射程度的猜测,得出了这一数字 。
【盲区|卫星光污染使天文观测陷入“盲区”】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建议,只有光污染在自然光基础上增加不到10%光度的地方,才适合建造天文观测站 。新研究结果显示,地球上再也没有地方符合这一标准了 。而对那些研究暗星系形成机制和暗物质性质的科学家来说,观测会比现在更加困难 。现在,他们就已经需要在最黑暗的地方用最大的望远镜进行长时间曝光来观测了 。(徐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