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文章图片
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文章图片
青年张福绥
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文章图片
▲1984年张福绥(左)赴美国加州考察留影 。
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文章图片
▲1985年张福绥(左一)赴美国考察 。
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文章图片
▲2002年张福绥(中)与指导的研究生合影 。
张福绥|张福绥:耕海牧贝福泽百姓
文章图片
▲1989年3月张福绥(左一)在海上操作海湾扇贝项目 。
“吃扇贝不忘张福绥”,这句话在胶东广为流传 。扇贝从稀有的“海中八珍”走上寻常百姓餐桌,张福绥功不可没 。他主持的“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与应用”,直接引发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第三次“浪潮” 。该成果自推广以来,海湾扇贝累计产量超过数千万吨,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上千亿元 。
张福绥(1927—2016)
海洋生物学家、贝类养殖学家,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27年12月27日出生,山东昌邑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 。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科技兴海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先后发表论文11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科学奖、美国贝类学会杰出贡献奖等,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
扇贝,自古被尊为“海中八珍”之一 。早先,别说寻常百姓吃不到、吃不起,即使国宴也一度要进口 。上世纪80年代初,张福绥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成功引进海湾扇贝,从26只亲贝开始,短短5年,就使我国扇贝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从而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 。自此,扇贝成为普通群众能消费得起的“海珍品”,进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人民培养的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奉献于民,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张福绥曾如是表示 。
在60多年科研生涯中,张福绥质朴的心里装的是祖国的富强和沿海百姓的富裕,他把全部心血都凝聚在了我国海洋贝类实验生态学、贝类养殖生物学和贝类人工繁殖学研究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特别是贝类增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
曲折求学 与“贝”结缘
1927年12月27日,张福绥出生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大陈家庄村 。兄妹5人,张福绥排行最小 。父母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全家生活清苦 。
1934年春,6岁的张福绥进入村立小学读书,这也是当时一般农村家庭孩童最好的选择 。后因战乱和家境困难等原因,张福绥多次辍学、辗转多地 。尽管少年时代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勤奋好学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业,硬是艰难地读完了中学 。
1949年9月,张福绥考取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养殖专业 。在这里,他进行了系统的海洋科学专业学习,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张福绥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立志科技报国,全身心地投入海洋科学事业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