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平|快退休时,我“北漂”中科院“创业”


马晓平|快退休时,我“北漂”中科院“创业”
文章图片
马晓平(右三)和团队成员在试飞现场 。工程热物理所供图
本报采访人员 陈欢欢
无人机总师马晓平的前半生顺风顺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都曾荣获过 ,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 忽然“叛逆”起来 。
2015年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热物理所)抛来的橄榄枝打乱了他平静的职业生涯 。要不要去“创业”?如果不去 , 他将在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第365研究所副所长的位置上退休;如果去 , 则要重新组建一支队伍 。是按部就班 , 还是挑战未知?54岁的马晓平选择了后者 。
当年9月 , 他跟夫人方晓装上行囊 , 开车来到北京 , 从此自称“老北漂” 。最近一段时间 , 方晓回去照顾生病的父母 , 马晓平每个周末都回西安看望家人 。“现在真体会到年轻人的不容易 。”马晓平告诉《中国科学报》 。
“第一桶金”
在母校西工大 , 马晓平度过了半生 。1983年 , 他本科毕业后留校 , 恰逢1984年原航空工业部批准成立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 , 代号“第365研究所” , 自此同无人机打上交道 。
高光时刻是2017年 , 凝结他们多年心血的反辐射无人机出现在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 。反辐射无人机针对的是地面雷达系统 , 当接收到敌人雷达探测时 , 可以自主跟踪、精准打击 , 可谓智勇双全 。
“西工大培养了我、成就了我 , 但我感到自己还能再发挥一些能力 。”来到中科院后 , 马晓平选择了跟母校没有竞争的新领域——货运无人机 。
第一桶金来自朗星无人机公司 , 研究内容是将有人机改造为无人机 , 但起飞重量达到3.4吨 。马晓平此前接触过的最大无人机仅有2吨 。将这架飞机开到西安蒲城机场的特级飞行员直摇头:这么大一架飞机能改成不要飞行员的?
马晓平心里也有点忐忑 。实际上 , 大型固定翼有人机能否改为无人机 , 在航空界也存在争议 , 难度系数在某些方面甚至更高——因为不是自己设计的飞机 , 其气动特性、质量特性和仪表接口关系全都不掌握 。
由于机上没有飞行员现场操作 , 只能通过机载传感器感受飞机状态 , 进行机上自主决策或将数据传回地面控制站操控 , 因此参数的精度和及时至关重要 。马晓平带领团队从测试原机状态开始 , 逐步分析飞机的气动特性和质量特性数据 , 需要拆除所有机载显示仪表 , 逆向确定机上设备各个接口间关系 。他们请飞行员根据飞行试验大纲进行各种操作 , 通过手机拍摄飞行员的操作动作和仪表数据 , 一点点反推飞机各项状态参数 。
终于 , 经过一步步探索 , AT200实现了准确落地 。那位特级飞行员点头评价说:“这次落地能打95分以上 。”马晓平愉快地回应:“一旦参数调好了 , 以后次次都是95分 , 这就是无人机的优势 。”
为了拿到这个95分 , 马晓平说:“我们真的蛮拼命的 。”
2016年4月 , 团队完成人员招聘 。2016年5月 , 平均年龄不满27岁的9人团队就投入了工作 。到2017年10月首飞成功 , 他们在17个月内解决了所有关键技术问题 。
项目负责人赵大林记得 , 飞机成功着陆的那一刻 , 有人热泪盈眶 , 有人仰天长啸 。“当时每天起床都干劲十足 , 40摄氏度高温也不觉得热 。所有人似乎都不是把它当做工作去完成 , 而是当成事业在奋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