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创新,瞄准科技自立自强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 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要任务 。
如何强化科技战略支撑 , 为“十四五”开好局?怎么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的一年如何部署、推进这项工作?未来怎样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联合体如何组建?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科技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 。
打造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
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刘育新表示 ,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 有力应对风险挑战 , 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 。战略科技力量的影响力和支撑力 , 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压舱石” 。
过去一年 , 我国在深空深海核电等重大科技领域走出一条自立自强之路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 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 ,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这些都离不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 。
近年来 , 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 , 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 ,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 , 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因此 , 打造一支“科技王牌军” , 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 , 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 , 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 , 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
刘育新表示 , 科技部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 , 统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 , 研判重大科技方向 , 加强科技创新的系统规划布局 , 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重大科技任务实施统筹部署 , 强化基地、项目、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 , 集聚精锐科技力量 , 加快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 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 , 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
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 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 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 , 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
“作为高校国家队的一员 , 我们承担了国家实验室等大型国家科研平台建设 。以量子领域为例 , 除了本校科研经费的支撑 , 项目组还获得了中科院、发改委、山东和安徽等地的共同支持 。科研力量牢牢聚集起来 , 研究效率大大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部长黄方表示 , 这种机制很注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 反哺学科建设 。目前 , 中国科技大学转化的一系列量子通信产品服务于“京沪干线”等国家重大项目 , 促进了我国量子信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 。
2020年底 , 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又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 , 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 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 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 。取得如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 充分体现了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下科研力量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