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新解

《阴符经》历来人们都认为它是道家经典 , 宋、张伯端在丹家着作《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逾三百 , 道德灵文满五千 。 今古上仙无限数 , 尽从此处达真诠” 。 可见是把它推崇到和老子《道德经》齐名的至高无上地位 。 《阴符经》的篇幅较短 , 但它所蕴涵的思想却和老子《道德经》孔子《周易、系辞》思想相提并论 。 并得到了历代的学者的重视 , 宋理学家程颐就曾说《阴符经》“以私智窃测天地 , 盗窃天地之机” 。 “阴符”在历史上语出最早的当是《战国策》和《史记》 , 都说苏秦攻读《太公阴符》或《周书阴符》 , 很显然都是同一本书 , 太公{姜尚}周朝的开过功勋也可叫《周书阴符》 。

历代对《阴符经》作注解的很多 , 清四库全书就收有太公{姜尚}、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 , 其脱名多不属实 , 都是借用名人来给自己的见解增加权威和分量 。 后来的儒家人物也很看中它 , 如程颐 , 朱熹、徐大椿、夏元鼎等 。 对于《阴符经》的含义唐李筌注解为“阴 , 暗也 。 符 , 合也 。 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 , 故曰:“阴符” 。 这点是很恰道好初的 , 也是多家观点的认可 。 《阴符经》的思想出至年代无法考证众说分芸 , 持不同观点的如宋、道士蹇昌辰在《黄帝阴符经解序》云:“窃尝考诸家注解 , 理各异端 , 义执偏见 , 徒如《阴符》为黄帝法言 , 然观内传所载 , 黄帝得玄女授《阴符》精义 , 内能合天机 , 外契人事 , 则三百言实玄女之所授 , 而百言乃黄帝之演释者也 , 故辞要而旨远 , 义深而理渊 , 观其“缓有奇器 , 是生万象 , 八卦甲子 , 神机鬼藏 , 阴阳相胜之术 , 昭昭呼进呼象矣” 。 知此则《阴符》之义尽矣 , 后世不可以加诸 , 昔西王母降于王屋山 , 授帝兵法 , 用战蚩尤于逐鹿之野” 。 这点就和隋唐后流行的《遁甲》经的产生同出一辙了 。 后世也疑《阴符经》皆是《遁甲经》 。
对《阴符经》的分章历来都是分为上中下三篇 , 上篇为神仙抱一演道章 , 中篇为富国安民演法章 , 下篇为强兵战胜演术章 。 如果《阴符经》就是《遁甲经》它也是论文式的理论着作 , 不是奇门遁甲的具体使用方法 。 奇门遁甲是用周易思想的象、数、理模式宇宙时空的运行和变化 , 从中盗取可乘之机指导军事的向背攻守 , 达到制胜的军事目的 。 奇门遁甲的来历也和《阴符经》大体一致 。 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引:“黄帝征蚩尤七十二战而不克 , 昼梦金人引领长头玄狐之裘而言曰 , 某天帝之使 , 授符于帝 。 黄帝至道之精 , 其神我所倚 , 其心无所适 , 淡然与万物合其一 , 天道亏盈而益谴 。 乃授黄帝神符而胜之” 。
还有《道藏》中《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遁甲神经出初序》昔蚩尤作乱 , 黄帝频战不克 。 帝曰:“闻伏羲治天下无兵 , 今蚩尤一庶人 , 生妖气 , 伐而无功 , 战而不克 , 吾之过矣 。 ”忽目前五色云气从空而下 , 云中有六玉女持书 , 出二童曰:“奉九天玄女圣命 , 送〈遁甲符经〉三卷 , 告与伐之 , 愿传此文 。 乃天地福祸 , 是八卦之吉凶 , 辩风云之变动 , 识气候之成败 , 观日月之盈亏 , 论阴阳之顺逆 , 晓星辰之休咎 , 知人情之胜负 , 此术乃万变万化之法也 。 ”黄帝逐得《阴符经》三卷 , 上卷乃神仙炼丹抱一之术 , 说长生之法;中卷安帮定国 , 抚安王民之法;下卷论战伐之事 。 以此 , 战蚩尤于逐鹿之野 。 遁甲者 , 乃玄女之法 , 玄女也就是四相北方玄女座中的北斗七星 , 也是奇门遁甲的主体结构的洛书八卦九宫 。 至此也就不难看出《阴符经》皆是《遁甲经》的史料依据了 。 “道”是宇宙事物的自然的法则 , 它放之四海皆准 , 至于《阴符经》三卷的神仙抱一演道 , 富国安民演法 , 强兵战胜演术是对它的追求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分的 。 今对此经的注释我以奇门遁甲的数术思想试图揭开这篇道家的理论着作 , 得失与否还望广大的国学研究者指正 。 “易”曰:仁者见仁谓之仁 , 智者见智谓之智 。 这就是“道”在不同角度层次的体现 。 即此经为奇门的理论着作也是梗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