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腌茶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地区的景颇族、德昂族等兄弟民族 , 至今仍保持着一种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 。
腌茶一般在雨季进行 , 所用的茶叶是不经加工的鲜叶 。 制作时 , 姑娘们首先将从茶树上采回的鲜叶 , 用清水洗净 , 沥去
【五 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习惯】鲜叶表面的附着水后待用 。
腌茶时 , 先用竹篇将鲜叶摊晾 , 失去少许水分 , 而后稍加搓揉 , 再加上辣椒、食盐适量拌匀 , 放入罐或竹筒内 , 层层用木棒舂紧 , 将罐(筒)口盖紧 , 或用竹叶塞紧 。 静置二、三个月 , 至茶叶色泽开始转黄 , 就算将茶腌好 。
腌好的茶从罐内取出晾干 , 然后装入瓦罐 , 随食随取 。 讲究一点的 , 食用时还可拌些香油 , 也有加蒜泥或其他佐料的 。
哈尼族的土锅茶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红河、西双版纳地区 , 以及江城、澜沧、墨江、元江等地 , 其内有"和尼"、"布都"、"爱尼"、"卡多"等不同的自称 。 喝土锅茶是哈尼族的嗜好 , 这是一种古老而简便的饮茶方式 。
哈尼族煮土锅茶的方法比较简单 , 一般凡有客人进门 , 主妇先用土锅(或瓦壶)将水烧开 , 随即在沸水中加入适量茶叶 , 待锅中茶水再次煮沸3分钟后 , 将茶水倾入用竹制的茶盅内 , 一一敬奉给客人 。 平日 , 哈尼族同胞也总喜欢在劳动之余 , 一家人喝茶叙家常 , 以享天伦之乐 。
傈僳族油盐茶
傈僳族 , 唐代称其为"傈蛮"或"栗粟" , 明清时称其为"力"或"栗粟" , 主要聚居在云南的怒江 , 散居于云南的丽江、大理、迪庆、楚雄、德宏 , 以及四川的西昌等地 , 这是一个质朴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 , 喝油盐茶是傈僳人们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饮茶方法 。
傈僳族喝的油盐茶 , 制作方法奇特 , 首先将小陶罐在火塘(坑)上烘热 , 然后在罐内放入适量茶叶在火塘上不断翻滚 , 使茶叶烘烤均匀 。 待茶叶变黄 , 并发出焦糖香时 , 加上少量食油和盐 。 稍时 , 再加水适量 , 煮沸2-3分钟 , 就可将罐中茶汤倾入碗中待喝 。
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 , 加入了食油和油盐茶因在茶汤制作过程中 , 加入了食油和盐 , 所以 , 喝起来"香喷喷 , 油滋滋 , 咸兮兮 , 既有茶的浓醇 , 又有糖的回味"佤族同胞常用它来招待客人 , 也是家人团聚喝茶的一种生活方式 。
布朗族的青竹茶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 , 以及临沧、澜沧、双江、景东、镇康等地的部分山区 , 喝青竹茶是一种方便而又实用的饮茶方法 , 一般在离开村寨务农或进山狩猎时采用 。
布朗族喝的青竹茶 , 制作方法较为奇特 , 首先砍一节碗口粗的鲜竹筒 , 一端削尖 , 插入地下 , 再向筒内加上泉水 , 当作煮茶器具 。 然后 , 找些干枝落叶 , 当作烧料点燃于竹筒四周 。 当筒内水煮沸时 , 随即加上适量茶叶 , 待3分钟后 , 将煮好的茶汤倾入事先已削好的新竹罐内 , 便可饮用 。 竹筒茶将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 , 所以 , 喝起来别有风味 , 久久难忘 。
推荐阅读
- 二 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习惯
- 四 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习惯
- 绿茶贮存五忌须知
- 九曲山红茶的制造工艺
- 奉茶·品茶
- 煮咸奶茶 品蒙古族茶俗
-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大汇集
- 金银花生长习性
- 茶与祭祀文化小考
- 中国少数民族茶与婚俗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