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马帮习俗( 三 )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 , 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 , 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 , 而且坏了没办法修 。 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 , 既轻便又软和 , 还很牢实 。 骡马一上路 , 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 , 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 。 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 , 像人一样 , 一日三餐 , 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
马帮的生活方式
马帮在路上 , 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 。 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 , 给它们喂料 , 然后上驮子上路 。 中午开一次“梢” 。 “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 , 也就是打个酥油茶 , 揉一点糌粑吃 。 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 , 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 , 在那里才好“开亮” 。 开亮就是露营 。 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 , 卸完驮子 , 搭好帐篷 。 每天的打野开亮 , 都由大家分工合作 , 找柴的找柴 , 做饭的做饭 , 搭帐篷的搭帐篷 , 洗碗的洗碗 , 而且是轮流着做 , 以免不公平 。 这样打野开亮 , 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 , 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 这里面有许多忌讳 , 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 。 如筷子不能说筷子 , 而要说帮手 , 因为“大快”为老虎 , 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 , 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 , 碗跟晚是谐音 , 马帮们可不想晚到 。 钵头要说缸钵 , “头”与偷谐音 , 马帮也不想被盗 。 勺子要说“顺赶” , 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 , 而言多必失 , 那就不吉利了 。 同样 , 手巾要叫“手幅子” , 因为骡马最怕受惊 , 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 , 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 , 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 。 灶也只能叫“火塘” , 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 , 跟“财”相近 , 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 , 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 。 如煮饭要转锅时 , 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 , 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 , 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 , 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 , 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 , 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 , 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 , 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茶马古道马帮习俗】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 。 出门在外 , 顾忌自然特别多 。 人又不是神 , 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 , 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 。
无论是谁 , 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 , 就要挨一顿数落 , 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 , 严重的就逐出马帮 。
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 , 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 。 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 , 在松坡坡上歇脚 ,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
搭好宿夜的帐篷 ,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
燃起野炊的篝火 ,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
远处的山林里 ,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