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月光仔 , 月灿灿 , 喊你下来食擂茶 。
擂茶喷喷香 , 配老姜 , 老姜辣 , 配莙荙 。 莙荙咸 , 配菠菱 ,
菠菱淡 , 配苋菜梗 , 苋素梗里康康红 。 杨梅树上挂灯笼 , 挂灯笼……
这首《月光仔》是三明市将乐县老少皆知的小调 , 作为擂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进入国家级的申报内容中 。
6月7日上午 , 在将乐百花社区银华巷17号 , 陈秀娣老人一边哼着《月光仔》一边给高考的孙子准备擂茶 。 一个擂钵 , 一根2尺长的木头擂持 , 边上放着七八盘擂茶的材料 , 金银花、满山白、薄荷、陈皮、枇杷叶等 , 都是清凉降火的 。 “天气太热了 , 要弄些清凉降火的擂茶给孙子喝 。 ”陈秀娣老人说 。
在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的擂钵内 , 先放点芝麻、陈皮和茶叶 , 随着陈秀娣老人顺时针的研磨 , 这些材料没一会儿就变成粉状 。 “这可比现在的电动料理器好用多了 。 ”边上的邻居老吴说 , 家里的年轻人曾用料理机、豆浆机做擂茶 , 可都没手工擂的好喝 。
待茶叶和芝麻磨碎之后 , 老人才开始把其他材料依次放入研磨 。 “这叫添料 。 打底的材料都差不多 , (添料)这个环节可以自由搭配 。 ”83岁的邻居伍阿婆也被喊来喝茶 , 她说 , 冬天就添些祛湿驱寒的 , 夏天就制点清凉解毒的擂茶 。
所有材料擂好后 , 开始准备加水 。 “水太热 , 会让混合物结块 , 水温太低 , 会有生草味 , ”秀娣老人说 , 水开后放一会儿再加进去刚好 , 差不多90摄氏度左右 。
擂茶出炉了 , 家里人到门口喊:“吃擂茶了 , 来啊!”把经过大门口的人都拉到家里喝 。 将乐县博物馆郜骅馆长说 , 这叫“喊擂茶” , 越热闹越好 。 六七月份喊擂茶的人就多了 , 考上大学、高中的 , 毕业找到工作的都喊擂茶 。
很多地方的擂茶只在特殊日子出现或作为表演展示 , 而在将乐 , 它使用频率极高 , 在当地非常流行 , 不需要人为干预保护 , 家家户户都是传承人 。
【传承千年的三明将乐擂茶】不光是习俗延续千年不断 , 当地有关擂茶器具的烧造技术也延续至今 。 据福建博物院考古专家考证 , 将乐烧制擂茶用具的古窑址从唐五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 没有中断 , 是全省唯一一个保存如此丰富烧制擂茶文物的地点 , 擂钵器具的样式与现代也相差无几 。 县城附近使用传统龙窑烧制技术的窑厂 , 窑火熊熊不息 。
推荐阅读
- 欣赏茶叶的外形美
- 茶歌与千年茶文化
- 悠悠三千载,戎州茶飘香
- 阿婆茶|阿婆茶的传说
- 清幽茶香出深山千百农户笑开颜
- 鼻子不同,财运千差万别,而这3种鼻子漏财严重!
- 喝茶,喝的就是一种心情
- 民间茶道值得传承的阿婆茶
- 如何保存千日红花茶
- 采茶戏大力传承采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