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的发迹史】勐海茶的第一次兴起是在清末民国 , 普洱茶南洋通道的开辟 , 将勐海茶带入黄金时代 。 1940年代日寇犯边 , 这一通道已经废弛 , 而解放后虽然香港人民钟爱菊花普洱 , 但大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普洱茶只能通过中茶公司这一狭窄的通道与香港对接 。 这样一来 , 勐海茶厂只沦为生产车间 , 而不能参与到海外蓬勃发展的普洱茶运动中去 , 勐海茶从而陷入空前的尴尬之中 , 面对大陆市场 , 被绿茶边缘化;面对海外市场 , 被消费市场边缘化 。 勐海茶由此沦为守着金山要饭的花子 , 一直到普洱茶的价值再度被港台人突然发现 , 掀起了一场越陈越香的茶叶革命 , 勐海县的茶山资源影响力被放大 , 才把勐海茶从苦海中打捞出来 , 供在普洱茶的神坛上 , 勐海也因之再次成为普洱茶的圣地 , 成为普洱茶产地话语权的中心 。
一、尴尬的“勐海共识”
现在做普洱茶的言必称勐海 , 殊不知10年前的勐海茶还是低档茶叶的代名词 。 在滇西南最大的毛茶交易市场——思茅五一停车场内 , 一车车的毛茶拉进市场 , 茶商们忙着看茶样砍价 , 思茅、景洪一带产的烘青茶 , 一芽二叶的可以给到15元一公斤 , 一芽一叶的可以给到30元一公斤 , 勐海产的茶呢 , 绝大多数七八元一公斤 。 滇西南茶区形成了茶叶经济“比较优势”:景洪、思茅的茶园大都为九十年代以来新开垦茶园 , 按照高产茶园的标准建设 , 种植的很多都是卖相很好的云抗10号 , 加上严格按照收鲜等级标准采摘 , 加工设备先进而且制作得法 , 这样一来这两个地方生产的绿茶 , 条索整齐、香气高扬、叶子翠绿、芽头白亮 , 深受甘肃与浙江茶商的追捧 , 他们纷纷坐镇思茅收茶 , 思茅也因此成了云南的“名优绿茶之乡”;而勐海的茶叶反其道而行之 , 不以卖相取胜 , 而靠低价来生存 , 跟思茅、景洪的茶叶形成错位竞争 。 当时 , 茶商们的“勐海共识”是 , 勐海民族多 , 很多地方穷 , 人也很懒 , 不会种茶、不会采茶 , 更不会制茶 , 这样生产的茶叶肯定是上不了台面的 , 只能是低劣茶叶的代表 。
关于勐海茶山的封闭与落后有个经典案例——布朗山曾经是扶贫失败的全国典型 , 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 据某报称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勐海县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帮助曼囡布朗族寨种植了80亩橡胶 , 幼苗成活率高 。 不料移交给寨里管理后 , 仅一年就被野外放养的牛踩毁过半 。 村干部却跑到该局报告:“你们种的橡胶没人管 , 被牛踩死了 。 ”弄得接待他的干部哭笑不得 。 最后 , 80亩橡胶仅剩下80多株(约3亩) 。 还有一年 , 布朗山部分山寨遭旱灾 , 旱稻缺肥虚弱 , 农业部门拉了两车化肥到该乡(布朗山乡)分发给受灾的布朗族农民施用 。 有的农民却嫌麻烦 , 化肥背到半路就倒掉了 , 觉得编织袋还结实、漂亮 , 就提个空袋回家 。
布朗山是闭塞、落后的勐海县的一个缩影 , 布朗山本身就是一个大茶山 , 布朗族在山里种了上千年的茶 ,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 , 古老的茶山被内地蓬勃发展的茶叶经济日益边缘化 , 甚至被邻近的景洪、思茅远远抛在后面 , 变得日益固步自封 , 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当然 , 除了当地人的意识问题外 , 种茶不找钱 , 也严重制约了人们对茶园的投入 , 从而陷入了低投入带来的恶性循环——投入不足 , 导致收入低 , 因收入太低更不愿意投入 。 当时 , 勐海很多古老茶山的现实是 , 大面积的茶园被大面积抛荒 , 得不到有效管理 , 采摘不按级别采摘 , 加工用大铁锅杀青 , 制程简单粗糙 , 没有体现现代制茶工艺精工制作的特点 , 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如何在市场上建立竞争力?勐海茶沦为低档茶的代名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
推荐阅读
- 俄罗斯文化中的饮茶之道
- 茶神张廷晖与恭利祠及其茶文化
- 文人与茶
- 海盐蛋黄冰激凌的做法
- 洗面凉皮儿的做法
- 香松芝士卷的做法
- 巧克力麻薯核桃欧包的做法
- 菠萝蜜苹果汁
- 冬瓜玉米排骨汤的做法
- 8寸斑马纹戚风蛋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