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茶乡23个少数民族原生文化

临沧境内居住着佤、傣、彝、布朗、德昂、拉祜等23个少数民族, 多元化、多形式、多层面文化互通共存 。 勤劳勇敢的临沧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以茶文化为载体的精神文明 。
茶的功效表现在可食用、治痛、解渴、醒目、提神等方面, 研究成果表明茶具有24种功能, 它与文学艺术结合后, 在精神生活上便表现出强烈而广泛的审美情趣, 正是这种审美情趣使茶文学艺术、茶艺茶道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光辉 。 感知临沧, 一样可以领略到烟波浩瀚而又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
占世界佤族人口达60%以上的临沧, 以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代表的佤族用茶习俗深远中透露着古朴与祥和, 他们以茶为信、为令、为状;以茶待客、迎亲、送礼;以茶祭祖、奉神、驱邪 。 竹筒、烤、铁板、火碳、生煮、煮鲜叶、过夜、嚼、盐咸茶9大类茶俗, 涵盖了佤民族极为别致的茶技茶艺 。
国家重要口岸镇康县境内的德昂族不但种茶、制茶、饮茶, 而且知茶、懂茶、爱茶、善茶, 是茶的民族, 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 民间广泛流传着茶树仙子、思念妻子、阿奶茶、德昂王子茶四大传说 。 德昂人有自己的茶具、茶器, 形成了自身的茶礼、茶艺、茶俗 。 传情、择偶、友谊、订婚、迎亲、拜堂、拆棚茶7大茶序构成了德昂人的“茶婚”;迎客、敬客、送客、回心、和睦、亲家、调解、拜师、择算、葬礼、献龙、献穑、佛杆、平安、浴佛茶15种茶艺构成了德昂人的茶礼;竹筒、泥缸、陶腌、竹腌、砂罐、嚼酸、凉拌茶7种加工制作方法构成了德昂人独特的制茶工艺 。
太阳转身的地方——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的青竹、糊米、竹筒、蜂蜜、毛酸茶5大制茶工艺更是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 感受临沧, 11个世居少数民族对茶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
【临沧茶乡23个少数民族原生文化】回味临沧, 被临沧绚丽多姿的茶文化所感动 。 沧源佤族自治县“佤山映象”的茶艺表演娓娓拉开序幕:“葫芦王地”山连山, 潺潺流水淌清泉 。 木鼓铓锣长发舞, 浓雾清风绕茶山 。 佤家少女摘新绿, 唤起朝阳来作伴 。 洗茶——莹彻无尘, 纯清淡如;泡茶——水抱静山;出汤、分茶——清月醉枫;品茶——天香天外;收杯谢客, 自品其香——心韵清圆 。 真是玉蕊片片称绝品, 清香不随岁月变 。 金樽玉液腾细浪, 洗尽尘心忘人寰 。 问君何时能尽兴, 飘飘欲仙醉未眠 。
有四季“春城”之美誉的永德县, 其竹筒雷响茶茶艺表演使人魂牵梦萦, 当地俐侎人拿出芽叶肥嫩、粗壮显毫的青毛茶、红茶、普洱茶等山寨中的当家品种, 用传统沿袭的温水、破竹、打茶、洗具、雷响、苦渡、敬茶、收具8道工序, 泡制出香而不焦, 回味悠长, 饱含着俐侎人浓浓情意, 深深祝福的“雷响茶” 。
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糯米香茶”过去是敬奉土司府的贡茶, 如今它已成为傣家人迎宾待客、馈赠亲友的礼仪礼品 。 在傣家人的心目中, 茶饮要源于自然、亲近自然、贴近自然, “土缸储水土锅烧, 土罐烤茶味道好” 。 “糯米香茶”的泡制采用的完全都是本地傣族烧制的土缸、土锅、土茶罐、土茶杯等土陶器, 用它们泡出的茶, 不仅能让您分别品尝到糯米和茶的清香, 还能让您咀嚼到大自然泥土的芬芳 。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 云县彝族原生态茶艺表演让人留连忘返, 原生茶原料选自茶树原产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经手工采摘嫩梢, 运用世界先进高智能绿茶制造设备, 通过瞬间高温杀青、冷却固色、叶打、粗揉、中揉、精揉、干燥等科学工序制作而成 。 她来自山野, 具有山野的纯朴与甘爽, 保持了茶叶的原汁原味 。 伴随着彝家少女婀娜多姿、端庄娴熟的备水、涤器、取茶、泡茶、敬茶、品茶、收具等7道茶序, 让你在温馨柔和中回味无穷 。 原生绿茶之精品——“东方淑女”茶冲泡在透明玻璃杯中, 水温在60—80℃左右, 冲泡的茶叶尤如苏醒的睡美人体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