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曾经辉煌的岁月( 五 )


康藏高原,崇山密林, 道路艰险,半年以上都是积雪期, 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 解放前夕, 背夫要把茶包从雅安运到集散市场的康定, 即使起早贪黑, 每天最多也只能走30多里路, 虽然只有450里路, 但至少要走十多天 。 如果走“大路”就要翻越大相岭, 走“小路”则要过二郎山 。 清末民初, 古道上还时常有土匪出没,运送的茶包经常被劫 。 无论隆冬炎夏,千年茶马古道上脚穿草鞋、衣衫褴褛的“背二哥”川流不息 。 翻山越岭, 吊桥栈道, 日晒雨淋, 风霜严寒 。 英国人福格森对岷江地区道路的一段文字,几乎完全可以移植过来,作为古道天险的旁注:“有些地方的悬崖非常陡峭,耸立在江河两岸,有些地方的悬崖高耸入云,拦住去路, 修路人不得不从它那坚硬的岩石中间开出一条路来 。 在一些地段, 道路是用砖铺的;遇到水流、沟渠或裂口,则架起木桥 。 有时, 木桥就悬挂在浪花飞溅的激流几百英尺之上 。 ……脚夫常常不得不在只有几英寸宽的悬崖上跋行 。 在这种悬崖路上, 担子和悬崖岩石之间的空间不过2英寸, 一旦发生事故, 就会直直地摔下几百英尺, 落在水中或摔在岩石上, 其结局难以想象 。 ”今天的人们实在已经无法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下,超负荷的“背二哥”们, 是如何用双腿, 一步一个脚印, 厚重而又坚实地在“世界屋脊”上书写出人类最为悲壮与雄伟的史诗 。 “我们在路上边走边‘摆龙门阵’, 以减轻压力 。 有时, 摆着摆着, 后面半天没人答话,回头一看,人没了, 掉到崖下去了 。 ”这样凄惨的回忆, 在李大爷心中, 留下了一片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 据老人讲, 在临近康定的大风湾里, 当年甚至有同伴被大风吹死、冻僵 。 旧时, 在那里有个“万人坑”, 沿途死于非命者皆被拖进洞中, 经年累月, 洞内新骨覆旧骨 。 有人在此处写下“白骨塔”三字, 并留下一副让人感伤唏嘘的对联:满眼蓬蒿游子泪, 一盂麦饭故乡情 。
康定, 这座茶马古道上的中心城镇, 便是背夫们爬山涉水的终点站 。 原英国驻打箭炉(康定)领事的孔贝在《藏人论藏》一书中, 也真实记载了上世纪20年代, “背二哥”对于当地的贡献:“茶叶是主要贸易商品 。 把茶叶做成一块块‘茶砖’, 用筐子包装好, 叫苦工背驮着从内地运送过来 。 一般的载重量为9包,每包17斤重 。 从打箭炉分两路再把茶叶发送到西藏 。 ”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康定仅茶叶一项,在康熙年间每年交易量就达80余万包, 而嘉庆年间竟高达一百多万包, 也就是一千多万斤 。 如此巨大的茶叶吞吐量, 在茶马古道四川一线, 完全是依靠“背子”们肩挑背驮, 用汗水和鲜血, 一点点人工累积完成的 。
遥想当年, 背夫只是茶包的载体,他们背负的茶包竟比人还高 。 艰巨的劳作, 使古道上的背夫炼就了一身强健的身子骨 。 老人回忆说:他们村李光荣有位侄媳, 背上13包茶跟男人一样的出苦力, 茶包遮住头部, 路人只看到她挽起的裤脚和粗壮的小腿, 脱口称呼她为“伙计” 。
这是一个闷热的午后, 坐在李大爷的家中, 老人高卷起裤角, 他结实得棱角分明的小腿上, 一条条凸出的青筋让人触目惊心,粗大的血管仿佛随时要从单薄的皮肤中“崩裂而出” 。 那些青筋与血管, 高高低低, 凸凸凹凹,犹如老人双脚曾经一次次“亲吻”的那些纵横的沟壑与山岭 。 我知道, 那是人的腿部长年超负荷承重留下的“后遗症”, 这一双烙印着时光与传奇的腿脚, 对于茶马古道四川一线而言, 也许就是一张最好的“活地图”, 就是一块最为真实的“活化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