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体系接轨国际面临考验

近日 , 2007年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在长沙举办 。 有关专家认为 ,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部分茶叶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存在冲突 , 标准更新速度滞后 , 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茶叶标准体系接轨国际面临考验】    据了解 , 茶叶是我国具有几千年生产历史的传统商品 , 茶文化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之一 , 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 2006年 , 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达138万公顷 , 茶产量102万吨 , 均排名世界第一 。 同年 , 我国茶叶出口28.7万吨 , 出口额5.47亿美元 , 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 长期以来 , 茶叶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收、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对发展经济、拉动内需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中国茶叶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 但是 , 目前该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形势不容乐观 ,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仲海介绍 , 截至目前 , 我国制定的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超过470余项 , 但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 尽管我国茶叶方法标准和质量标准数量比较多 , 但是与之相配套的物流标准、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等标准严重欠缺 , 难以实现从源头和流通环节保证茶叶质量的要求 。
    “另外 , 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也不容忽视 。 ”朱仲海说 , 目前该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 部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不一 , 存在明显冲突;再者 , 标龄普遍过长 , 更新速度缓慢 , 标准技术指标落后生产发展 。 朱仲海举例说 , 目前 , 在茶叶生产中有部分农药缺少残留限量标准 , 无法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 也使对茶叶生产的监督无据可依 。 同时 , 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速度较快 , 农药品种更新快 , 但由于标准更新速度滞后 , 使得标准与生产实际脱节 , 在出口茶叶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农药超标现象 , 影响出口的顺利进行 。
    “茶叶标准的缺失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给茶叶生产和行业管理带来了挑战 。 ”朱仲海说 , 在生产上无章可循 , 没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 , 市场上也很难对任何一种茶产品比质论价 , 这不仅制约了茶叶生产企业的积极性 , 而且给低质产品带来可乘之机 。 “对外销来说 , 标准滞后严重制约了我们适应国际市场发展变化、有效防范国外绿色壁垒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 ”

茶叶标准体系接轨国际面临考验

文章插图

    针对目前茶叶标准的现状 , 专家建议 , 应及时完善和更新现有的标准体系 , 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分析研究工作 , 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 。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杨胜军认为 , 当务之急是及时对我国当前的相关标准体系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 , 并增强持续追踪国际间茶叶标准发展的研究力量 , 加大对国外新提出茶叶安全卫生指标与分析方法的实验验证 , 最终提高自身检测能力 , 掌握应对技术壁垒的先机 。 杨胜军举例说 , 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规定的比较多而且比较严格 , 一方面是出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 , 另一方面也存在有意提高技术壁垒门槛的问题 。 比如日本 , 因其本身也产茶 , 所以其限量指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实验室能完整检测日本提出的在茶叶中使用的80多种农药品种 , 许多农药品种我们还未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 , 有些农药的标准样品无法获得 。 “因此提高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平 , 是应对工作的根本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