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仓茶的辨识( 二 )


新熟茶 , 入仓茶较为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老茶 , 若退仓完整 , 二者汤色差异不大 , 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
口感
【入仓茶的辨识】 未入仓生茶 , 「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 , 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 , 茶韵足、杯底留香 。 四、五十多年的印级茶 , 如果没有入仓 , 以重手浸泡仍微带苦涩味 。 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 , 口感饱满;适度入仓 , 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 。 但最大缺点 , 就是不管怎么退仓 , 永远都有仓味 。
未入仓熟茶 , 则虽口感清爽、茶韵足 , 但水薄而质轻 , 泡水短 。 轻度入仓熟茶 , 汤滑水甜 , 香气足、口感佳 , 多方面表现都略盛未入仓熟茶一筹 。 在熟茶方面 , 个人较偏爱轻度入仓 。
斗茶
『斗茶』 , 在民间流传已久 , 切确年代笔者尚无考证 , 在此仅将此法用于检测二种茶品优劣与仓味 。 二种茶在相同客观条件下 , 使用相同茶具、相同的水冲泡水、相同置茶量、相同水温、相同冲泡时间、相同泡数、相同杯子等等 , 二种茶交替喝 , 如果出现其中一泡茶的滋味出现大变化 , 比如滋味变淡、出现杂味、苦涩味增加...等等 , 则此泡茶质相较劣于另一泡茶品 。
斗茶的情形下会将较劣质的茶品缺点表现出来 , 而当明显入仓茶碰到没有入仓茶时 , 「仓味」它会成为缺点 , 如同杂味般被突显出来 。 然 , 明显入仓茶(较闷的茶)单独喝的时候 , 不会有此感觉 , 主要是因为茶内的浸出物质中许多活性物质会成为对比物质 。 入仓茶 , 在增湿、增温、不通风的环境下 , 基本上与熟茶洒水渥堆过程有些类似 。 若将入仓茶或是熟茶以120度以上的高温烘焙 , 所排出的味道 , 二者十分相近 。
通常鉴定有无入仓 , 笔者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为对照组 。 为何使用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如前文所提「斗茶」是以茶品互相比较 , 如果对照组不够干净、浸出物含量不高 , 也就是茶质不好或仓储_顟B不够明确 , 将无法明确突显对方的缺点 。 茶园茶(台地茶)茶质如果不够好 , 以内涵物质不及对方时 , 在口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此时 , 对照组茶质输了如果出现杂味 , 将无法确认是仓储的杂味 , 还是茶质的杂味?
最后使用栽培型野生茶鉴定茶质与仓储_顟B的主要因素 , 可能再几年后容易被推翻 。 1956-1996年之间(古董茶品之后)的茶品 , 坊间量产茶品少有纯野生茶 。 直至1996年以后 , 尤其1999年以后的茶品出现大量栽培型野生入仓茶;如果仓度轻、茶质好 , 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做对照组 , 如果茶质不够厚重 , 可能无法将入仓茶的杂味比较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