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原产我国的西南地区, 已为世界多数学者所公认 。 这不仅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最早知道饮茶与生产茶叶的地区, 而且还为近代的科学研究所证实 。 茶树为山茶科茶属中一个种 。 山茶科各属大部分起源于地质史上和第三纪多颁于热带与亚热带, 距今已有六千多万年的历史 。 第四纪以来, 由于地壳变动, 大地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很多原属亚热带地区, 遭到冰或洪积覆盖, 茶属植物不能保存 。 但在我国处于较低纬度的西南地区, 以山岳冰川为主, 大部分地区并未被冰川洪积覆盖, 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古代植物 。 如在已发现的山茶科二十三属三百八十多种中, 就有十五属二百六十多种原产我国 。 茶属中的一百多种, 其中有半数以上是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省)发现的 。 直到最近, 我们还不断地在四川、云南、贵州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许多在自然生长状态中的乔木型大茶树 。 多年来人们认为茶属中作为饮料用的茶树都属于一个种, 它就是1753年由瑞典的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氏命名的茶种(C.sinensis,L.), 原产中国 。 其后国为在印度的阿萨姆发现了乔木型大叶茶, 有人曾企图将印度阿萨姆说成是茶的原产地, 或者将印度与中国说成是两个不同茶种的起源中心, 我们现在明了阿联系姆大叶茶种(Var.assamica)不仅在印度的北部茶区有分布, 而且在缅甸、越南以及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的海南岛等地, 也都有分布 。 它们的染色数目都是相同的(2n=30), 在外部形态方面, 则因生态条件不同而引起连续性的变异 。 而且根据资料记载, 印度阿萨姆等最早发现的茶树, 也并非当地原产, 而是从缅甸北部逐步引种过去的 。 茶树从原产产向外地传播, 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天然, 一是人为 。 我国西南地区, 多为横断山脉, 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是印度、缅甸、泰国、老挝及越南等国各大河流的上游及发源地, 茶种由起源中心在漫长的年月中, 经过大河流以天然及人为的方法传播到下游各地, 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 近代的英国植物学家席勒在他所著《山茶属的修订》一书中认为可以作为饮料的茶种不只是一个种, 他所迄今休集到的标本, 按照植物分类的方法, 划分为亲缘相近的三个种, 它们是:中国茶种(C.sinensis), 大理茶种(C.talien-sis)和伊洛瓦底茶种(C.irrawadiensis);而在中国茶种中, 又可分为中国变种(Var.sinensis)与阿萨姆变种(Var.assamica) 。 按照这个分类标准, 除伊洛瓦底茶种只在我国云南边境的高黎贡山西麓缅甸境内海拔7000-8000英尺处采到一株茶树外, 蓁两个茶种也都原产我国 。 而伊洛瓦底茶种的性状特征则介乎中国茶种与在理茶种之间 。 它与其他茶种的主要区别是在茶叶化学成分中不含咖啡因, 但在与中国茶种杂交后, 所产生的杂种后代茶叶中则具有与中国茶种大致等量的咖啡因, 因此它大概是从中国茶的杂种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变异型 。 此外, 合成大量的儿茶素是茶树新陈代谢的特点 。 茶树在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过程事, 儿茶素是在组成和含量上变化最显著的化合物 。 茶树从种子膨胀时起, 即可发现各种形式的儿茶开绿灯 。 在幼苗出土前和出土初期, 都以合成比较简单的L-表儿茶素和L-表儿茶素高食子酸酯为主 。 到光合器官形成后, 便强烈地合成儿茶素的复杂万分 。 植物的个体发育常常是系统发育的反映 。 我国云南省南部的大叶种茶树的特点是其幼嫩芽叶中均含有大量的L-表儿茶素和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分布在其他地区茶种的儿茶素组成有较明显的差异, 说明它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茶树类型, 是各个地区茶种的发源地 。 茶在我国的饮用和栽培, 最早是在云南、四川等地区 。 秦朝取蜀以后, 始传播到陕西及东南各省 。 亚人郭朴(公元276-324年)注释《尔雅》讲到茶的性状说:树小如栀子, 冬生, 叶可煮羹饮 。 今呼早取为茶, 晚取为茗, 或曰, 蜀人名之苦荼 。 这时茶之饮用, 已相当广泛了 。 茶在我国广泛传播, 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求和魏晋以来佛教的兴起, 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 这从历代各地先后设置了许多贡茶园, 以及僧侣们讲究坐禅戒洒, 在寺院旁开辟茶园提倡饮茶、种茶的许多历史资料中, 都可看出 。 譬如编写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陆羽, 原来就是一个佛教徒 。 种茶最早传入日本, 也是由来华学佛的最澄和尚带回去的 。 到了唐代中叶, 陆羽在《茶经》(公元758年)中讲到当时茶区的分布已有八郡四十二州, 基本上包括了秦岭、淮河以南的种个省区 。 南宋时, 增加到六十六州二百四十多个县, 这时茶叶生产的重心, 已经转移到东南各省 。 此后茶叶生产的发散发, 只不过是在原有茶区范围内进行填平补齐, 扩大面积与增加产量罢了 。 我国在长期发展茶叶生产的过程, 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努力, 积累了丰富的茶权栽培经验 。 唐以前因为没有人去进行总结, 文献很少 。 自陆羽《茶经》问世以后, 茶叶菱逐渐增多, 许多民羊宝贵的经验, 才陆续公诸于世 。 兹就土宜、方位、选种、种植、管理与采茶等六个方面, 择要介绍如下 。 土宜:陆羽在《茶经》中讲到宜茶的土壤说:其地, 上者生烂石, 中者生砾壤, 下者生黄土 。 又说:茶之笋者, 生烂石沃土 。 他在这里所讲的烂石, 无疑是指风化坡积土, 土层比较厚, 故与沃土并称, 生长在这类土上的芽叶, 都比较肥壮(笋者) 。 砾壤虽不及烂石、沃土, 但较之结构与排水不良, 有机质贫乏的黄土仍然稍胜一筹 。 其后宋朝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公元1064年)中讲到当时著名产茶地福建建瓯的土宜时特别强调有机质的重要性, 他说:壑源……茶多植山之阳, 其土赤埴, 其茶香少而黄白, ……至大窠为正壑岭, 实为南山, 土皆黑埴, 茶生山阴, 厥味甘香, 厥色清白 。 说明茶树种在有机质丰富的黑色壤土上, 芽叶鲜绿, 香高味甜, 而种在有机质少的红壤上, 芽叶发黄, 香味平淡 。 其后明代罗廪在写《茶解》(公元1609年)时更注意到茶地排水的重要性, 他说:种茶地宜高燥而活, 土活则产茶自佳 。 又说:茶地斜坡为佳, 聚水向阴之处, 茶口遂劣 。 方位:我国古代多喜将茶地选在东南向的山坡上面, 认为在种地上, 发芽早, 芽叶肥壮 。 如五代时蜀人毛文锡在《茶谱》(公元935年前后)中写道:宣城县有了山……其山东为朝日所烛, 号曰阳坡, 其茶最胜 。 《东溪试茶录》也讲:自北苑凤山南直苦竹园头, 东南属张坑头, 皆高远先阳处, 岁发常早, 芽极肥乳 。 到了近代, 并且认识到山势高低与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关系, 如清代程雨亭《整饬皖茶文牍》(公元1897年)中讲:大抵山峰高则土愈沃, 茶汗亦厚 。 这和我们今天所讲的高山出好茶的意义相同 。 选种:我国古代对茶树选种工作, 也很重视 。 如《东溪试茶录》中就讲:茶之名有七, 随即列举了白叶茶、柑叶茶、早茶、细叶茶、稽茶、晚茶与丛茶等七个茶树品种 。 其中以白叶茶为最难得, 说它芽叶如纸, 民羊以为茶瑞但因只取其第一者为斗茶, 故气味殊薄, 可能与采制不当有关 。 七个品种中最好的是柑叶茶, 说它:树高丈余, 径头七、八寸, 叶厚而圆, 状类柑桔之叶, 其芽发即肥乳, 长二寸许, 为食茶之上品 。 其次是早茶, 叶形和柑叶茶相近, 但发芽较早 。 稽茶和晚茶都是迟芽种 。 细叶茶比柑叶茶叶子瘦薄, 芽短而不乳, 可能与土壤瘦薄有关 。 至于丛茶(也叫蘖茶), 则因它树势矮小, 丛生, 而不受重视 。 【茶树的原产地和栽培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