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阳春三月, 茶芽开始萌发, “清明节”过后开始采摘, “谷雨”前普遍开采 。 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 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 也叫做“头茶”, 开采的头两天, 数量很少, 称之为“跑山尖”, 多在“谷雨”前采制也称为“雨前毛尖” 。 五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至於天, 再采为夏茶,采摘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 八、九月间, 秋芽萌发, 采之则称为“秋茶” 。 秋季萌芽多为养树而不摘, 于是便有“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之说 。
采茶时, 不采老(叶), 不采小, 不采马蹄叶(鱼叶), 不采茶果(花蕾、小茶果实), 对夹叶则及时采尽 。 制作特级毛尖, 只采摘1芽1叶初展;一级茶采摘1芽2叶初展, 二级茶采摘1芽2叶至3叶初展为主, 兼有2叶对夹叶 。 三级茶采摘1芽2至3叶,兼有较嫩的2叶对夹叶 。 四、五级采摘1芽3叶及2至3叶对夹叶 。
新鲜芽叶采摘后需及时炒制 。 炒制的工艺规程是:青叶入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择拣—再复烘—包装入库 。 炒制“生锅”起杀青、初揉作用, 叶片软绵, 初步形成泡松条索, 嫩茎折不断, 即全部转入“熟锅” 。 除继续起蒸发水份作用外, 主要是进行做条、整形加工, 并使之发挥香气 。 熟锅炒制后, 及时进行初烘, 彻底毁灭茶叶残余酶的活性, 防止氧化劣变,并初步发挥其色香味和固定形状作用 。 初烘后摊凉2至於小时进行复烘, 复烘之后择拣, 再热烘一次即可密封 。 除人工炒制茶叶外, 还有机制 。 唐代时用水车带动茶磨, 将磨碎的茶叶制成团茶;50年代, 用过简易筒形揉茶机和水利揉茶机, 大大提高了工效 。 特别是由信阳县茶叶总公司、龙潭牌茶叶总厂开发研究的茶叶机械初制加工技术, 结束了信阳毛尖必须依赖手工炒制的历史, 把信阳毛尖的炒制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
推荐阅读
- 绿茶加工中鲜叶的摊放方法
- 龙井茶的采摘和鲜叶处理
- 当代茶叶采摘技术
- 鲜叶合理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 北港毛尖制作
-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
- 茶叶采摘方法
-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一采摘工艺
-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
-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