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茶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文章插图

茶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茶园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茶树病虫害的防治 , 最早是利用自然因子控制病虫 。 如采用人工捕捉和土农药等方法治虫 。 从40年代有机化学农药问世以来 , 由于农药对病虫的防效高 , 在茶叶生产上起巨大的作用 。 但是 , 长期来大量地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的副作用 , 诸如害虫的抗药性出现;某些害虫的再猖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 历史经验证明 , 依靠单项措施 , 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均有局限性 , 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 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病虫 。 60年代起 , 在茶园中提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法 。 虽然它与以前的单项措施相比有一定的进展 , 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新时期措施的简单组合 , 缺乏有机的联系 。 1974年我国提出了“预防为主 ,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防治的观念也不断更新 。 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依据 , 从茶园生态系各组成部分的错综复杂关系中 , 利用自然条件 , 选用适当和必要的防治措施 , 把病虫种群数量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上 。 使病虫综合防治提高到综合治理的水平 。 茶树病虫防治的方法 茶树病虫防治原理除直接杀死病虫外 , 主要是控制茶园生态环境 , 使之不利于病原、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 而有利于天敌的生长和繁殖;使病虫种群数量减小 , 天敌数量增多;提高茶树对病原和害虫的抵抗力 。 茶树病虫防治的方法 , 按其作用性质厅以分为四种 , 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 。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应用栽培技术防治病虫的方法 。 通过栽培管理可以定向地改变茶园生态环境 , 使之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 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 , 而不利于病虫的生育、扩散 , 以控制病虫种群数量 。 因此 , 正确地农业技术措施是病虫综合治理的关键 。 具体做法有:选育抗病虫品种:利用茶树抗性的种质遗传特性 , 进行定向培育 , 使之成为品种的稳定性状 。 这是防治病虫的根本措施 。 茶树品种间由于形态结构、生化万分以及发芽的密度和迟早不同 , 存在着抗病虫性的差异 。 如政和、水仙等大叶种叶片组织较薄 , 栅状组织仅一层 , 持嫩性强 , 容易遭受茶饼病、云纹叶枯病和假眼小绿叶蝉等多种病虫的危害 , 毛蟹、龙井种等品种 , 叶片组织较厚 , 栅状组织二层 , 持嫩性差 , 一般较少受病虫危害 。 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已选育的黔湄415、416对茶饼病、牡蛎蚧有较强的抗性 。 安徽省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已选育的祁门119 , 对茶橙瘿螨具有抗性 。 分批及时采摘:茶树新梢是多种主要病虫 , 如茶饼病、白星病、茶芽枯病、假眼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橙瘿螨等活动、取食和繁殖的场所 。 因此 , 分批多次采摘 , 不仅是保证茶叶质量的重要措施 , 而且可以直接防除病虫 。 修剪和台刈:晚秋或早春进行修剪 , 可以恢复和增强树势 , 扩大采摘面 , 促进茶树生长 。 同时修剪也可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 起到预防来年虫害的作用 。 尤其是对为害枝梢的病虫如梢枯病、茶梢蛾等效果更为明显 。 重修剪和台刈对茎干病虫和钻蛀性害虫有相当的防治效果 。 修剪和台刈后的枝条和发口会残留病虫 , 应及时携出茶园 , 并予以处理 。 对郁蔽的茶园去除徒长枝 , 改善茶园小气候条件 , 可以防止黑刺粉虱和煤病等的发生 。 肥水管理:土壤、肥料和水分是茶园生态系的主要物化环境因子和茶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 病虫从茶树体内摄取营养 , 因此 , 施肥也间接地影响病虫的生育 。 按照茶树生物学进行合理施肥 , 可以改良土壤 , 促进茶树生长 , 以提高对病虫的抗性 。 但是 , 茶园施用氮肥过多 , 使芽叶生长柔嫩 , 也容易遭受茶饼病、假眼小绿叶蝉等芽叶病虫的危害 。 因此 , 必须配合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及其他微量元素 , 使茶树生长健壮 , 以提高抗性 。 干旱是赤叶斑病、云纹叶枯病、白绢病、茶短须螨等病虫害的诱因 。 尤其是高温季节 , 茶树根系需水量大 , 干旱使树势衰弱 , 上述病虫害发生严重 。 灌溉补水就成了防治病虫害的又一项重要措施 。 但是 , 土壤湿度过大 , 水分过多 , 对茶树根系生长不利 , 而有利于多种根茎病害如茶红根腐病、紫纹羽病、红锈藻病的发生和传播 。 因此 , 在雨季 , 特别是容易积水的洼地 , 必须做好防湿排水工作 。 耕作除草:茶园深耕有利于改良土壤 , 增进地力和防除杂草 , 这是茶园管理的基本内容 , 也是一项农业防治措施 。 通过深耕使病虫因受到机械操作、干燥或曝晒致死 。 尤其对土栖病虫更为有效 。 秋季深耕可以将土表越冬的尺蠖、刺蛾类的蛹、象甲类的幼虫以及线虫等各种病原物深埋入土 。 而将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暴露于土表致死 。 深耕结合培土 , 可使根际土壤中的害虫不能出土为害 。 杂草常是杂食性害虫如跗线螨、假眼小绿叶蝉等的藏匿和取食场所 。 因此 , 勤除杂草可以减轻病虫害 。 清园:茶园内枯枝落叶(包括病虫枝叶)和间作物的秸秆 , 是各种病虫的孳生地和避难场所 , 通过清园予以清除 , 以减少病虫的来源 。 农闲季节 , 剪除病虫枝和徒长枝 , 促进茶园通风良好 , 可以减少黑刺粉虱和煤病等的越冬虫口基数 。 生物防治茶园郁蔽的生态环境和种类繁多的害虫类群 , 有利于天敌生物的定居和繁衍 。 茶园中蕴藏着丰富的天敌资源 。 据调查 , 已有天敌约500种 , 其中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蜘蛛、寄生性微生物及益鸟等有益动物 。 生物防治既不污染环境 , 也不会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 , 而能经常持久地控制害虫种群的发展 , 已成为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60年代起 , 我国已开始应用苏云金杆菌类细菌(包括杀螟杆菌、青虫菌)、白僵菌(真菌)防治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 。 苏云金杆菌制剂100200倍液(含孢子量0.51.0亿/毫升) , 白僵菌制剂含孢量12亿/毫升对上述害虫的防效较好 。 此外 , 从浙江省茶园罹病的茶尺蠖幼虫体上已分离到细脚拟青霉菌[Paecilomycestenuipes(peck)Samson] , 从云南省茶园小绿叶蝉的罹病虫体上分离到圆孢虫霉菌(Entomophthorasphaerosperma)两种虫生真菌 。 70年代以来 , 昆虫病毒茶园中的就用研究普遍展开 。 茶树上已发现昆虫病毒58种 。 其中茶小卷叶蛾GV(颗粒体病毒) , 茶尺蠖NPV(核型多角体病毒) , 油桐尺蠖NPV , 茶毛虫NPV , 云尺蠖NPV , 扁刺蛾NPV等9种昆虫病毒制剂已进行了研制 , 并在川、闽、浙、鄂、湘、黔、桂、赣等省40余万亩茶园中试用 。 在利用天敌昆虫方面 , 除了少数种类已有大量繁殖技术 , 开始在茶园中试用外 , 多数尚处于研究阶段 。 已经试用的有浙江省释放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sp.);安徽省引进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在小卷叶蛾卵期 , 边疆放蜂45批 , 一般寄生率在6070% , 高的达90% 。 贵州、浙江等省试验用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euoanaeSilvestri)防治长白蚧和椰圆蚧 , 亦有较明显的效果 , 其繁殖力高 , 适应性强 , 捕食量大 , 是茶园中主要的天敌 , 对控制叶蝉、尺蠖、蚜、蚧等多种茶树害虫的作用大 , 目前已着重加强保护 。 生物防治方法虽有了很大的发展 , 但尚存在着着饲料来源等困难;天敌在田间大量应用 , 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 如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 虫生菌喜高湿等 , 因此 , 都不宜在高温干旱季节应用;微生物制剂作用缓慢;病毒寄生专化性强 , 只能用来防治一种害虫;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天敌大量死亡 。 以上问题尚待研究完善 。 茶树病害的生物防治 , 目前着重在应用农用抗菌素防治 。 浙湖南、广东等省从60年代起就试用放线酮(农抗101)、多抗霉素等农用抗菌素30100ppm防治云纹叶枯病、茶饼病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 , 具有收效迅速 , 效果显著 , 使用简单和不受条件限制的优点 。 为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措施 。 在未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 化学防治仍将是综合治理中的主要环节 。 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品种 , 50年代以前多为植物性杀虫剂(鱼藤精、棉油皂等)、无机杀菌杀虫剂(硫酸铜、硫黄粉等)以及油剂(松脂合剂等) 。 50年代以后 , 有机合成杀虫剂如有机氯剂(DDT、六六六等)、有机磷剂(敌敌畏、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等)以及其他类杀虫剂大量应用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中 。 有机氯剂推广30年以来 , 曾在茶叶生产中起过积极作用 。 但是 , 由于这类农药具有稳定性 , 在动物体内降解慢 , 存在着对人畜慢性中毒和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 有机磷剂中的对硫磷、内吸磷等具有高毒性 。 这些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已在1972年明令规定禁止和停止在茶园中使用 。 70年代中期起 , 新的一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醋、杀灭菊酯、联苯菊酯(天王星)等10多个品种相继在茶园中试用 。 这类药剂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 。 具有使用剂量小 , 毒性低的优点 。 其中联苯菊酯(天王星)等品种杀虫谱广 , 杀虫效力高 , 并可兼治害螨 , 近年来有茶叶生产迅速推广 。 目前“第四代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正在崛起 。 这类农业茶不是直接杀死害虫 , 而是引起昆虫生理上的某些特异性反应 , 最终使其无法生存 。 茶树上已试用的品种有抑制昆虫脱皮的扑虱灵(优乐得)、除虫脲(敌灭灵)等 。 它们对环境和天敌安全 , 适合在综合治理中与生物防治协调应用 。 茶树收获的对象是新梢 , 在一年中分批多次采收 。 采摘的新梢就是直接施药的部位 。 茶树的叶片较薄 , 单位重量叶片的表面积比其他作物大 , 在同样重量情况下 , 茶树可以有较多的叶片来承受农药 。 再者 , 茶叶是一种饮料作物 , 对品质的要求严格 。 茶叶饮用时须经几次浸泡 , 使农药有较多的机会进入茶汤中 。 根据上述茶叶生产的特点 , 在茶树上使用农药比其他作物要求更为严格 。 必须慎重选择农药品种和讲究农药使用技术 。 化学防治作为一种应急措施 , 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但是 , 不合理地使用农药 , 如农药品种选用不当 , 农药浓度使用过高 , 用药时期不适当 , 不按安全间隔期采茶等 , 会出现下列副作用: 农药残留量问题:1972年我国曾明文规定茶叶和蔬菜上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 并在197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DDT和666以后 , 农药残留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 目前 , 我国茶叶中的DDT、六六六的残留水平已低于大多数国家制订的允许残留标准 。 但是 , 个别地区和农户仍有使用剧毒的甲胺磷和三氯杀螨醇(其中含1.55%DDT)等品种的做法 , 因此 , 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控制、以保证人体健康和茶叶出口信誉 。 其次 , 病虫产生抗药性问题:长期边疆地在茶园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的农药防治一种病虫 , 则该种病虫种群会对这种(类)农药逐渐适应 , 而产生抗性 。 如近年来敌敌畏对茶尺蠖 , 乐果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明显下降 , 用药剂量不断啬 , 这标志着抗性的发展 。 第三 , 导致害虫的再猖獗问题:不按防治标准 , “见虫就治” , 并且“彻底消灭” , 这样的施药方法 , 使害虫的天敌因缺乏食料 , 种群密度也随之下降 。 此外 , 茶园中长期来提介的喷湿、喷透“地毯式”的施药方式 , 使隐蔽在茶丛内部的益虫与害虫同归于尽 。 害虫由于失去天敌的自然控制 , 出现了病虫种类的再猖獗 。 次要害虫变成了主要害虫 。 加60年代中期起蚧类的再猖獗和70年代初起茶叶害螨的再猖獗 , 是明显的实例 。 因此 , 准确、合理地使用农药 , 以充分发挥农药的效果很有必要 。 合理使用农药 , 必须做到: 准确选用农药品种 。 根据茶叶生产的特点 , 农药的我和病虫活动及为害的特性 , 选择农药品种 。 适用于茶园中的理想农药品种 , 应是对某些病虫有特效 , 又可兼治其他病虫;对目标病虫防效高 , 但对高等动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均低;有一定的持效性 , 但残留期短;无异臭 , 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 。 现将茶园中常用农药品种的应用列于下表 。 提高农药使用技术 。 防止盲目提高农药的使用剂量 , 以防止或延缓病虫抗药性的出现 , 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 根据预测预报了解虫情 , 做到适期施药 , 有的放矢防治病虫害 , 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 改革现有的高容量喷药为低容量喷药技术 。 高容量喷药即常量喷雾法 , 是用普通背包式或担架式喷雾器 , 喷孔孔径大 , 在1.31.6毫米 , 喷出的雾滴粗 , 直径约400微米 , 亩用水量大约在100公斤左右 。 药液流失严重 。 低容量喷药技术也即细滴喷药技术 。 目前 , 常用的有三种:小喷孔片 , 又称“三个一” , 即一亩地 , 一背包水 , 1毫米喷孔径 。 就是在原有喷雾器具上改成小喷也片(有0.6、0.7和1毫米3种规格) 。 机动弥雾器:常用的有东方红-18型机动弥雾器 , 手动吹雾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