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普洱》杂志2013年4月号)
——熟茶比存放尚不到位的新生茶或中生代茶更容易被人认知和接受, 更容易形成一致的判断标准 。 做熟茶特别是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熟茶容易建立市场与稳定的客户群体, 容易实现良性的正向现金流使茶庄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
——熟茶的适饮人群比生茶多得多, 更容易形成规模经营 。
——熟茶品质有更广阔的改善与提高空间, 比较容易形成市场号召力 。
最近几年, 我把主要精力投到了茶庄的经营上来, 写东西不是很积极主动, 但从推广普及普洱茶的角度出发, 我很愿意跟各地的普洱茶商朋友们聊聊普洱茶经营这个话题 。 我本人是一名从普洱茶爱好者转型而来的茶商, 北京露雨茗苑是一个只做普洱茶流通的小茶庄, 所以在我的身上和言语中往往带着明显的爱好者色彩 。 爱好者色彩是什么样子的?就是见了好茶就想据为己有舍不得卖, 对茶的品质要求很高很挑剔, 象武林高手总想拥有武林绝学一样永远梦想着拥有一款甚至多款绝世好茶 。 仔细想想, 爱好者色彩实际上就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与要求规模经营的生意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 但如果两者协调好了也不失为一种惬意人生 。
一、我为什么要做普洱茶?
2009年以前, 茶馆还开着的时候, 我没事常去马连道转转 。 有熟悉的茶商朋友就不止一次地劝我:开清茶馆太累, 干脆搬马连道卖茶吧 。 另外一拨茶友则反对:卖茶?你有什么东西可卖的?
这就是2008年底、2009年初我面临的局面 。 一方面, 茶馆经营了将近五年, 尽管上下都很努力, 在业界的名气也不小, 但由于消费环境的变化、店址选择不当等因素, 经营状态一直没有什么很好的起色 。 久而久之, 员工动摇, 我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出路 。 另一方面, 自己做了几年茶学了几年茶, 对茶有着很深的感情, 不想也不愿意放弃这个行业 。 再一个方面, 如果做茶, 那么做什么茶?怎么做?
思前想后的结果, 还是决定做普洱茶 。
一是因为这么多茶类中间还就是喜欢普洱茶, 莫名的喜欢 。 曾经在普洱茶上交了大把的学费, 气一直不太顺, 后来碰到何作如老师才刚摸到点门道 。 当时杭州一位茶友跟我讲的原话是:你如果这时候放弃, 会痛苦一辈子!这句话我听进去了, 一直到现在 。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 无须心理医生, 一句话足矣 。
二是普洱茶看起来很难,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是所有茶类中理解起来难度最大的, 那是因为普洱茶是一个新生事物,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在云南初制而在香港、广东深加工(仓储、转化), 不同用料、不同仓储、不同年份的茶在外在表现上有着较大的差别, 围绕优劣的辨别争议很大、难度不小、结论往往完全相反, 造成各地茶商及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很少有人能够把普洱茶全面系统地从生茶到熟茶、干仓到湿仓、百年老茶到新出厂的茶、纯料到拼配等说得很清楚 。 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的认知起点与两地茶商的认知起点是基本相同的, 在某些方面还有可能超越, 一旦形成超越就可能形成暂时的认知优势 。
三是作为一个流通领域里的茶商, 作为一个从爱好者转变过来的茶商, 做普洱茶比做其他茶类技术门槛高而经营门槛较低 。 怎么讲?如果我们去做绿茶或者乌龙茶, 从北京马连道到广州芳村, 你可以去看一下, 做这两大类茶的基本都是产地茶农自产自销, 你根本不可能具有价格优势 。 相比之下, 选择做普洱茶, 这些年因为生产总量上供大于求, 产地茶农的价格优势就没有这么明显, 如果加上认知因素和品质因素, 就有可能在性价比上超过产地茶农 。
推荐阅读
- 茶叶保存普洱常温存 龙井放冰箱
- 老普洱与新普洱的区分方法
- 云南将实施普洱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 夏日清泉翡翠茶,普洱茶鉴赏
- 云南普洱茶 究竟多少年才算老茶树?
- 普洱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工艺
- 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普洱好茶
- 女性喝普洱茶减肥需要注意哪些
- 如何鉴别普洱老茶
- 进入夏季如何饮普洱茶,该怎么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