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凌云茶”之誉,茶市


三生有“凌云茶”之誉,茶市

文章插图

三生有“凌云茶”之誉【三生有“凌云茶”之誉,茶市】人是有缘的 , 茶总是像美女一样 , 茶也是一样 。 我和凌云君有幸擦肩而过 , 真的有点传奇色彩 。 我发表过散文小集锦《喝茶中药减肥茶》 , 都是作者的饮茶散文集 。 集子里有一篇《麒麟茶园》 , 讲的是我和广西绿茶凌云在南宁人民公园闲逛时的路过经历 , 留下了一个遗憾的玉笙 。 文章已经发表了 , 书也出版了很多年了 , 事情也渐渐淡忘了 。 可是有一天 , 凌云茶从天而降 , 满眼都是清新翠绿的清香 , 让我整个春夏秋冬都沉浸在凌云的蓝汤里!说来话长 。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 , 福建和广西就结成了姐妹省 。 结果之一是 , 厦门大学作为教育部重点院校 , 不得不在全国招生中多招广西籍学生 。 结果 , 我们外语系1977级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广西 。 曾经 , 广西白话在我们宿舍和教室里飞来飞去 , 和闽南话、福州话一起成为三大方言 。 四年大学生涯 , 大家各奔东西 。 广西的同学一半被分配回广西南宁、桂林、柳州 , 一半去了北京 。 当他们出国后 , 自然而然地 , 同学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 。
20多年后 , 突然有一天接到一个老同学的电话 , 他叫龚秀娟 , 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宁工作 。 我们互致问候 , 互相寒暄 。 首先当然是他们孩子高考的情况 , 我们感叹“白云白狗”这两个白概念 , 其次是第三个青白——凌云白发 。 她告诉我 , 她看过《麒麟茶园》这篇文章 , 她很惊讶我怎么突然对茶爱得这么深 。 她说她老公正好去凌云县出差 , 让他给我邮寄一些正宗的凌云白毛 , 弥补我当年错过凌云绿茶的遗憾 。 我很高兴见到你 。 我勉强表示了欢迎 。 发生了什么事?你宣传了我们广西的名茶 , 这是功德 , 但是宣传的不够 , 呵呵!说一句话很轻松 , 有褒有贬 , 让人感觉很舒服 , 接受者的困惑也就没了 。 其实我听到的也是一杯茶 , 一杯透明体贴的功夫茶 , 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感谢 , 一时间只觉得满满的喜悦和幸福 。 喝茶真的是一种缘分 。 我没办法 。 看这凌云的白发 。 那一年过去了 , 是因为缘分未到 。 现在缘分到了 , 自然会从天而降 。 这种喜出望外的感觉 , 这种缘分已来的感觉 , 这种擦肩而过又豁然弥补的感觉 , 可谓“一茶三品” , 汤未沾唇 , 已是意境飘香!谢谢我老同学的慷慨礼物 。 满满一袋凌云茶是绿色的 , 里面全是我们爱茶的一家人 。 这里不仅有我老同学结下的地主之谊 , 还有她对广西家乡大山的淳朴热爱!凌云白毛产于云贵高原边缘的凌云县 , 有的扎根于沙里乡郎福村 , 有的生长于青龙山和王岑崂山 。 光是看这个地名就让山川飘起 , 仿佛只需要学孙悟茶文化介绍空的手掌遮住额头 , 就能一举看到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茶园 。 我觉得茂林对于茶叶的生长环境 , 就像云一样重要 。 茶树需要云溪的呢喃与缠绵 , 也需要与其他植物物种的交流与对话 , 让茶叶的枝叶更加旺盛 , 激发野生生长的潜能 。 凌云白浩的干茶露在外面 , 黄白交织 , 形状紧紧拧成螺旋状 , 有点像闽江的贝蛤 。 白瓷杯白茶制成的茶汤 , 外观最好 , 瓷杯的白洁呈现出汤的淡黄色和叶芽的嫩绿色 , 十分醒目 。 当我触摸到茶的味道时 , 我庆幸自己泡了第一泡 , 醇厚而苦涩 , 苦涩的恰到好处;趁热再冲一次 , 芥茉核的青苦味从茶汤里渗出来 , 从舌尖到唇齿都很清新可口 。 最主要的是 , 我常常乞求这绿茶的醇香苦涩 。 从天而降的凌云茶 , 用适当的苦涩迎合了我的期待 , 让爱茶的人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 有茶在天之巅叹息就够了 。 人生的追求有时候真的很矛盾 , 复杂又简单:可以复杂到深不见底的渴望 , 无数只章鱼一路蹲伏 , 也可以简单到一杯茶 , 一杯好茶 , 一杯回味甘苦的浓浓绿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