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避暑并非人人皆宜

喝凉茶的习惯始于广东一带,随着现代人们对绿色、天然保健饮品的需求,喝凉茶在北方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 常在超市、药店、甚至菜市场的一些小摊位上看到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材被当作泡制凉茶的原料来出售,购买者很多 。 但是许多人只是知道凉茶的“凉性”可用来夏季防暑,而且中国人历来有喝茶的习惯,因而药物泡成的凉茶也自然而然地被当作 一种安全的饮品进入千家万户,以致一些人因喝茶患了病还浑然不知 。 凉茶具有中药的四气五味暑热耗气伤津,因此凉茶中所用的药材多具有清热益气、滋阴潜阳的功效 。 这些中药材有的是可以药食两用的,有的是只能入药来用的 。 即使是可以当作食品来用的药材,也同样具有中药的四气五味 。 比如经常被大家使用的金银花、玫瑰花、苦丁茶、菊花、佩兰、木蝴蝶、麦冬、竹叶等药材,性味大多是辛甘寒凉,经过浸泡后,有效成分会有一半以上溶解到水里,药力虽然不像煎过的汤药那么强,但是如果大量的喝,在清解暑热、滋阴潜阳的同时,也会使人体脏腑的阳气发散、受损,脾胃等器官会由于阴液的滞腻而功能失调 。 所以说,凉茶也是药,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来解解暑,但喝的时候应该节制有度 。 部分人不适宜喝凉茶【凉茶避暑并非人人皆宜】一些人认为,夏季气温太高,喝喝凉茶可以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些家长怕孩子中暑还把凉茶给孩子当作饮料来喝 。 其实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里,仍有一大部分人是不适宜喝凉茶的 。 阳虚体质的人:现代人阳虚体质居多,现在许多人终日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体力劳动强度减小和户外活动减少,阳气的推动功能得不到锻炼;此外,空调的使用使夏季对人体的季节性影响不如过去那么明显,造成了体内阳气随季节的升发乏力 。 因此,许多人的体质在向阳虚过度,已经不能再承受寒凉物质的大量刺激 。 经常有一些办公室白领出现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的现象,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凉茶喝得过多了 。 苦夏的人:苦夏的人脾胃阳气的推动运化功能较弱,食物摄入的少,因而抵抗力也相对较低 。 夏季里汗液分泌较多,而中医认为,汗为人体的“阳液”,出汗过多,阳气会随着汗液外泄,如果此时再服用苦寒的凉茶,就会伤到脾胃,使本来就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正气受损,不但加重苦夏的症状,也会因为免疫力降低导致许多其他疾病 。 月经期和产褥期女性:经脉的温煦是保持脉道畅通、防止淤血阻滞的关键 。 女性月经期和产后身体极为虚弱,尤其对冷热的刺激极为敏感 。 如果由于天气热而不加节制地饮凉茶,虽然可以感到胃内一时的凉爽,但这些药物吸收入血液后,寒凉的刺激就会使血流滞涩缓慢,甚至形成淤血,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经量减少,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大出血、闭经 。 儿童和老年人:儿童是纯阳之体,所以特别容易上火 。 但喝凉茶并不是预防孩子上火的好办法 。 因为儿童的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和完善的阶段,对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反而会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 。 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样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阳气大损的一系列症状 。 自制凉茶有讲究凉茶具有中药的药性,那么在购买中药泡制凉茶时就应该掌握一点中医理论的知识 。 首先,要了解药物功能 。 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如花和梗、叶的性味和功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浸泡后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也有天壤之别 。 因此,在购买前要做详细咨询和确认;其次,要了解药物配伍的知识 。 几种药物混合在一起,由于气味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各不相同,彼此的功能就会相互抵消或得到加强 。 搭配不当,有可能会使泡出的茶有暴热或酷寒的现象出现,这种寒热表现不是我们平常所说温度的寒热,用味觉和触觉根本不能感觉到,而是吸收入人体后才会产生的变化,因此对人体的影响最大 。 所以说,凉茶的泡制是需要科学的指导的,我们不能在药店或街头小摊上看到某某药材能清热解暑,就自行买来几种一泡了之,这是非常危险的 。 购买前最好向药店里的专业人员咨询一下,或者到超市里选购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凉茶饮料喝着比较放心、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