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五个标准


闽北的武夷山, 奇秀甲于东南 。 “曲曲山回转, 峰峰水抱流”的沟壑溪折处, 烂石砾壤上, 生长着厚重的武夷岩茶, 有“岩岩有茶, 非岩不茶”之说 。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 具有绿茶之清香, 红茶之甘醇, 独具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 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 尤以大红袍最为著名 。
武夷岩茶做工讲究、工艺繁复、品种众多、风格不一、产地差异大, 深受消费者关注, 且市场价格相差甚远 。 那么, 一杯好武夷岩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是否有可用以衡量的标准呢?我们对武夷岩茶的植、产、供、销, 均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一杯好武夷岩茶的五大标准:第一、核心小产区;第二、手工碳焙;第三、隔年陈;第四、专业团队;第五、性价比 。
1、核心小产区
立地环境对于一杯好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武夷茶区作为中国茶叶的著名小产区, 声名远播 。 而一杯好的武夷岩茶, 自然会在武夷小产区中更进一步讲究核心小产区的原料出产 。
在标准GB/T18745-2006规定中, 只要是在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中产出之茶品, 均属于武夷岩茶范畴 。 武夷岩茶有正岩、半岩、洲茶的传统区分习惯, 尽管这类划分可能在不同时间有所差异, 但不变的是, 作为中国茶叶著名小产区的武夷山茶区, 良好的立地环境, 独特的地理、植被、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构成了产出好茶的基础, 武夷山的山水之奇, 造就了武夷茶, 也造就了武夷岩茶“岩岩有茶, 非岩不茶”的风骨与气韵, 也成就了武夷岩茶在中国茶叶中的重要地位 。 也即, 武夷山核心小产区的出产, 是好茶原料来源的重要保障 。 不过, 我们无需言必称“三坑两涧”——毕竟这是属于非常珍稀难得了 。
2、手工炭焙
焙火是武夷茶制作的关键环节, 而手工碳焙则讲究对于焙火程度与手法的灵活而精准的拿捏与把握 。
武夷岩茶的制作加工过程精细考究, 其中, 焙火工艺对于其独特品质的形成至为重要 。 而不同的焙火方式中, 以传统的手工炭焙最受推崇, 其过程复杂, 技术含量高, 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中重要的工序部分 。 手工碳焙对经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 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掌握 。 而富有经验的制茶技师的手工碳焙, 是武夷岩茶呈现岩骨花香和隽永风神的重要一环 。
乌龙茶生产的做青过程, 也是决定岩茶品质的重要工序 。 但繁复的炭焙工艺目前为武夷岩茶加工独有:在炭火参与的岩茶加工过程中, 形成了武夷岩茶特别的品质特征 。 其香气、口感、韵味都在炭焙过程中不断的丰满、完善、融合和升华 。 所以, 制茶人在形容焙火重要性时经常讲:“三分做七分焙” 。
随着时代发展, 工业化、自动化的焙火工艺理论上而言可趋向达到与手工同等的制作要求和水准, 但实际上目前实践中仍然与“看茶做茶”和“看茶焙火”的灵活拿捏把握还是有不小的距离 。 而对于高端、优质、稀少的精品茶来说, 手工焙火可针对茶的特点灵活把握, 其精细程度是目前机器尚无法替代的 。 因此, 手工炭焙工艺对于高品质武夷岩茶来说, 依旧是不可或缺的 。

3、隔年陈
隔年陈放, 有两个好处, 一是退火, 二是醇化 。
经过焙火的武夷岩茶, 需要相当的时间退火, 以获得最佳的品饮效果 。 经过适当退火的岩茶, 饮用后不上火, 温和养胃;茶香、火香彻底的融合, 茶香持久, 优雅内敛;茶性温和不寒不凉;茶汤也更加绵滑柔顺, 醇美迷人 。 有清人周亮工的《闽茶曲》诗为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