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绿茶“功夫”

品茶是需要功夫的 , 无论是品饮乌龙茶、花茶、绿茶、红茶 , 或者普洱茶 。 这里所说的“功夫”不仅仅指时间、技巧、品饮经验 , 更重要的是品饮者的学养——有着清幽雅致的饮茶情怀 。
最早提出功夫茶之说的 , 是清人俞蛟 , 他在《梦厂杂著》里说:“工夫茶烹制之法 , 本诸陆羽《茶经》 , 而器具更为精致 。 ”其后 , 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抄》、翁辉东《潮州茶经》、震钧《天咫偶闻》等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述 。 俞蛟不仅率先提出“功夫茶”之说 ,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指出“功夫茶”的烹制之法是“本诸陆羽《茶经》” , 是从我国唐代就流传下来的 , 而非今时所创立 。 可谓独具只眼 , 一语道破了“功夫茶”的玄机 。
对于“功夫”一词的解释 , 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曾作过深入探讨 , 认为:“俞文解释了‘功夫茶’的三种内涵:那就是茶人的素养、茶艺的造诣以及冲泡的空闲时间 。 ”由此可以看出 , 品饮功夫茶 , 除了茶人自身的素养和茶艺的造诣外 , 似乎空闲时间对茶人更为重要 。 空闲时间首先要得一个“闲”字 。 所谓“忙里偷闲 , 苦中作乐”正是此意 。 懂得“忙里偷闲 , 苦中作乐”的人必定是有着闲情雅致的人 , 也必定是会做“功夫”品饮的人 。
我国茶叶“烹制之法”源远流长 , 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精入微、又复归于自然的一个过程 , 一般用“唐煎、宋点、明清撮泡”来概括 。 无论是唐代的煎茶 , 宋代的点茶 , 抑或明清的撮泡法 , 所用茶品都是(蒸青)绿茶 , 也就是说 , 自唐代中叶迄今的1300多年里 , 我国茶叶冲瀹法所采用的茶品都是绿茶 , 而乌龙茶的出现才仅仅300多年而已 。 这1300多年间的茶叶冲瀹法其实就是“功夫茶”法 。 换句话 , 也就是绿茶“功夫” 。
绿茶而有“功夫” , 首先要讲求绿茶冲泡技艺 。
我国绿茶产地分布广泛 , 历史悠久 , 形成了众多的绿茶冲泡流派 。 一般来说 , 六大茶类中 , 以绿茶冲泡技法最为简约 , 然而又最为复杂 。 简约是因为用杯、碗等就可以冲泡 , 投茶 , 注水 , 茶汤适口时即可品饮;复杂 , 是因为绿茶的产地不一 , 品类繁多 , 在品种、外形、内质及细嫩程度等方面都有差别 , 因此在诸如备器、择水、候汤、投茶、冲瀹、出汤时都有讲究 , 不可草率从事 。 单就候汤而言 , 有些绿茶的水温不能超过80度 , 否则会有“闷熟”感;不比乌龙茶或者普洱茶等 , 水温稍高或稍低一些基本不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和香气 。 另外 , 绿茶的色、香、味、韵往往随着冲泡方法的差异而有明显差别 。 譬如用玻璃杯冲泡和用盖瓯(俗称盖碗)冲泡 , 用紫砂壶冲泡和用茶瓯(即茶碗)冲泡 , 其茶汤无论汤色、香气、滋味和韵味都有较大差别 。 所以真正说起来 , 六大茶类中 , 只有绿茶最可以论“品” , 品其平常 , 品其平和 , 品其平静 , 品其玄妙 。 单从这点看 , 冲泡绿茶真的很需要一番“功夫”的 。
幽雅的环境 , 闲适的心情 , 讲究的茶器、茶品、煎茶用水等 , 这其实就是绿茶的“功夫”品饮法 。 如果我们认真拣择一下历代有关饮茶的诗词 , 可以发现其中许多都是描写绿茶“功夫”的 。 如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亲 , 新茗分张及病身 。 红纸一封书后信 , 绿穿十片火前春 。 汤添勺水煎鱼眼 , 末下刀圭搅麴尘 。 不寄他人先寄我 , 应缘我是别茶人 。 ”苏轼的《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 , 自临钓石取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 , 小勺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 , 松风忽作泻时声 。 枯肠未易禁三碗 , 卧听山城长短更 。 ”其他如黄廷坚的《品令·茶词》、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元人马臻、明人文征明的煎茶诗等 , 都可作描写绿茶“功夫”的诗词来读 , 简淡有味 , 亲切自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