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情—-品茶与饮茶

茶道在中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向来以“品茶”和“饮茶”分为不同的“茶道” 。 陆羽作《茶经》,即谈的是品茶 。 换句话说,即是欣赏茶的味道、水的佳劣、茶具的好坏(日本人最重此点),以为消遣时光的风雅之举 。 善于品茶,要讲究五个方面:第一须备有许多茶壶茶杯 。 壶如酒壶,杯如酒杯,只求尝试其味,借以观赏环境物事的,如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并不在求解渴,所以茶具宜小 。 第二须讲蓄水 。 什么是惠山泉水,哪个是扬子江心水,还有初次雪水,梅花上雪水,三伏雨水……何种须现汲现饮,何种须蓄之隔年,何种须埋藏地下,何种必须摇动,何种切忌摇动,都有一定的道理 。 第三须讲茶叶 。 何谓“旗”,何谓“枪”,何种须“明前”,何种须“雨前”,何地产名茶,都蓄之在心,藏之在箧,遇有哪种环境,应以哪种水烹哪种茶,都是一毫不爽的 。 至于所谓“红绿花茶”,“西湖龙井”之类,只是平庸的俗品,尤以“茉莉双窨”,是被品茶者嗤之以鼻的 。 第四须讲烹茶煮水的工夫 。 何种火候一丝不许稍差 。 大致是:“一煮如蟹眼”,指其水面生泡而言,“二煮如松涛”,指其水沸之声而言 。 水不及沸不能饮,太沸失其水味、败其茶香,亦不能饮 。 至于哪种水用哪种柴来烧,也是有相当研究的 。 第五须讲品茶的功夫 。 茶初品尝,即知其为某种茶叶,再则闭目仔细品尝,即知其水质高下,且以名茶赏名景,然后茶道尚矣!至于饮茶者流,乃吾辈忙人解渴之谓也 。 尤以北方君子,茶具不厌其大,壶盛十斗,碗可盛饭,煮水必令大沸,提壶浇地听其声有“噗”音,方认为是开水 。 茶叶则求其有色、味苦,稍进焉者,不过求其有鲜茉莉花而已 。 如在夏日能饮龙井,已为大佳,谓之:“能败火” 。 更有以龙井茶加茉莉花者,以“龙睛鱼”之名加之,谓之“花红龙井”,是真天下之大噱头也 。 至于沏茶功夫,以极沸之水烹茶犹恐不及,必高举水壶直注茶叶,谓不如是则茶叶不开 。 既而斟入碗中,视其色淡如也,又必倾入壶中,谓之“砸一砸” 。 更有专饮“高碎”、“高末”者流,即喝不起茶叶,喝生碎茶叶和茶叶末 。 有的人还有一种论调,吃不必适口而必充肠之食,必需要酽茶,将“高碎”置于壶,蔗糖置于碗,循序饮之,谓之“能消食” 。 还有一种介于品茶与饮茶之间的,若说是品茶,又蠢然无高雅思想,黯然无欣赏情绪 。 若说是钦茶,而其大前提并不为解渴,而且对于茶叶的佳劣,辨别得非常清楚,认识得非常明确,尤其是价钱更了如指掌,这就是茶叶铺的掌柜或大伙计 。 【北京风情—-品茶与饮茶】每逢茶庄有新的茶样到来,必于柜台上罗列许多饭碗,碗中放茶叶货样少许,每碗旁并放与碗中相同的茶样于纸上,以资对照与识别 。 然后向碗中注沸水,俟茶叶泡开,茶色泡透,凡本柜自认为能辨别佳劣的人物,都负手踱至柜前,俯身就碗,仔细品尝 。 舌吸唇击,啧啧有声 。 其谱儿大者又多吸而唾于地上,谓之“尝货样” 。 大铺尝货样多在后柜,小铺多在前柜,实在是有意在顾主面前炫耀一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