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 “清肺食物”真的防雾霾吗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 。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 。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 。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对于雾霾,流传着很多小偏方,最常见的就是木耳等清肺食物,下面小编来跟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食物是不是真的防雾霾 。
要想弄清这些“清肺食物”是否有效,要先了解雾霾是怎样对肺部产生损害的 。
雾霾如何损害肺部
环境卫生学上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烃类等;另一种气溶胶态的大气污染物,常常被称作大气颗粒物,咱们现在说的雾霾就属于大气气溶胶(即大气颗粒物)的范畴 。今年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中就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 。这些化石能源主要通过工业生产、机动车等方式消耗,北方地区供暖对雾霾也“贡献”很大,因此之前的雾霾大都是北方的冬季尤为严重 。但近期南方多省市也遭遇严重雾霾,可能与天气静稳(无法及时驱散颗粒物)、空气湿度大(大气颗粒物会吸水膨胀)、机动车和工业排放增多、全球雾霾相互影响有关 。
雾霾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就是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大气颗粒物对身体肺部可产生直接危害,这种危害的大小主要与颗粒物的浓度和颗粒直径有关,浓度越大、颗粒直径越小危害就越大 。浓度越大危害越大很容易理解,但颗粒直径为什么越小越有害呢?原因就是越大越“笨拙”,越容易被鼻腔内的纤毛拦截,很难进入呼吸道甚至肺泡 。在空气动力学中,把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作可吸入颗粒物,就是因为它能够进入呼吸道而得名 。直径大于10微米(1厘米=10000微米)的,就会被鼻纤毛阻拦,对身体产生不了危害 。而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作细颗粒即pm2.5,在空气中悬浮时间更长,易与滞留在终末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 。加上pm2.5更易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 。
大量的颗粒物进入肺部对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可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作用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吸附着有害气体的颗粒物还可以刺激甚至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以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发生支气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