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望梅止渴的由来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 二 )


望梅止渴 , 一个稳定军心的善意谎言 , 竟成为自欺欺人的贬义成语 。
但小编以为 , 我们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望梅止渴”所折射出的意义 ,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把这归结于曹操的狡诈 , 恰恰说明了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 。
事实上 , 望梅止渴的背后透露出了一条最重要的信息 , 即为将帅者 , 胸中自有丘壑!
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操是什么人?自古评价不一 , 英雄也好 , 枭雄也罢 , 总之 , 他是东汉末年军阀集大成者 , 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
望梅止渴 , 是他在全军已经生出怨气的情况下 , 为了稳定军心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如果他真的欺骗了早已口渴难耐的兵士们 , 那么会面临什么后果?军队哗变 , 导致不可收场 , 更别谈南下伐孙权了 。
所以 , 在曹操作出“望梅”这个军令的时候 , 实际上他就已经知道前方没有梅林 , 只有一条河流 , 是可以解决饮水问题的 。
这说明什么?说明曹操对自己行军路线的周边环境早已了如于胸 , 他才敢下如此的军令!
事实上 , 曹操四次南伐孙权的战场 , 除去第一次的赤壁之战 , 后三次都集中在今天安徽含山、无为一带的濡须口 , 而这条解决曹军饮水问题的就是濡须河 。

成语典故望梅止渴的由来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

文章插图
濡须口就是今天含山县东关镇濡须山和无为县黄龙乡镇七宝山之间的水口 , 此地两岸各设关口 , 两山对峙 , 形势险要 , 为巢湖入长江的出口 。
一旦曹操占据濡须口 , 曹操水军可由巢湖通过濡须口进入长江 , 进而攻占牛渚(采石矶) , 兵临秣陵(南京) , 从而对整个江东之地造成极大的军事威胁 。
所以当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 孙权决定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由京口(镇江)迁至秣陵(南京)时 , 濡须口就已经成为曹孙之间互相争夺的战略要地 。
十六年 , 权徙治秣陵 。明年 , 城石头 , 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 , 作濡须坞 。十八年正月 , 曹公攻濡须 , 权与相拒月馀 。曹公望权军 , 叹其齐肃 , 乃退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正是经过对决 , 曹操对于濡须口的周边地理形势是了如指掌的 。否则 , 在孙权占据优势的情况下 , 曹操是无法在建安十八年的第二次南征时 , 取得军事上的局部胜利 。
冬十月 , 公征孙权 。须十八年春正月 , 进军濡须口 , 攻破权江西营 , 获权都督公孙阳 , 乃引军还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一》
正因为如此 , 发生在建安十九年的“望梅止渴” , 只是曹操利用自己对濡须口周边地理环境的熟悉度作了一个军心稳固的作用 , 以显示自己超高的军事素养!
【成语典故望梅止渴的由来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是谁】所以 , 小编认为 , 望梅止渴在今天成为一个贬义的成语 , 完全是念歪了经 , 是对魏武帝最大的误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