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治疗 中医治疗丹毒的偏方有哪些( 二 )


用法用量:每日1剂 , 水煎服 。药渣外敷于患处 , 保持湿润 , 每日用药1次 。
加减:高热者 , 加紫雪丹;肿胀甚 , 有水疱者 , 加车前子、防己;苔腻纳呆者 , 加苍术、生薏苡仁;反复发作、肿硬难消者 , 加桃仁、鸡血藤 。
菊花茯苓饮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丹毒 。
偏方组成: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 。
用法用量:每日1剂 , 加冷水浸泡片刻 , 水煎2次 , 取药汁分2次服 。
生川军黄连膏治丹毒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丹毒 。
偏方组成:生川军、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川乌 , 川黄连各100克 , 黄柏、黄芩、红花、生甘草各50克 , 凡士林适量 。
用法用量: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 , 过筛 , 用凡士林适量加热后 , 调人已和匀的药水成膏 , 装瓶备用 。用时 , 根据丹毒大小范围 , 将膏药涂于患部 , 外盖敷料 , 用胶布固定 , 每日换药1次 , 直至痊愈止 。
丹毒的中医病因病机
丹毒多因血分有热 , 更兼火毒侵袭 , 或皮肤黏膜破损 , 邪毒乘隙而入 , 火热邪毒郁于肌肤 , 经络阻塞 , 气血壅遏而成 。发于头面者 , 多挟风热;发于胸胁者 , 多挟肝火;发于下肢者 , 多兼湿热 , 发于新生儿者 , 则多由胎毒内蕴 , 外邪引动而发 。
有些朋友对中医不是很了解 , 中医对丹毒的诊断也看的不明不白 , 那么就为大家详解西医对丹毒的理解吧!现代医学认为丹毒是由丹毒链球菌侵犯皮肤或黏膜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
丹毒的诊断
一般丹毒多数发生于下肢 , 下肢的症状也会比较明显 , 大家如果感到身体不适 , 就要注意了 , 其次为头面部 。新生儿丹毒 , 常为游走性 。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 。
发病急骤 , 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 。
继则局部见小片红斑 , 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 , 略高出皮肤表面 , 边界清楚 , 压之皮肤红色稍退 , 放手后立即恢复 , 表面紧张光亮 , 摸之灼手 , 肿胀、触痛明显 。
一般预后良好 , 约经5-6天后消退 , 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 , 最后脱屑而愈 。
丹毒患者的病情如果加重 , 病症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 一般红肿处会有瘀点、紫斑 , 或大小不等的水疱 , 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 。亦有一边消退 , 一边发展 , 连续不断 , 缠绵数周者 。患处附近署核可发生肿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