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青花
雍正朝的官窑青花,早期接近康熙时的瓷器,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 。 中期具有本朝特点,青花色调灰暗,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类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上的黑色斑点是自然形成的),没有金属光泽,也不沉入胎体;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一部分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 。
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胎子坚致洁白,非常细润,胎体轻薄,修胎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 。 其釉子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闪青(但这时的棕眼气泡此宜德时的要小),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 。 此时青花纹饰的总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从器外壁起画,经过口沿,延续到器内壁,也叫过墙花)、过墙龙、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或流行的 。 这时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居于景中一角 。 文字中用梵文装饰,有时用排列整齐的瘦体梵文满饰器面,亦是此时独有 。 总体看,雍正青花构图疏朗,简洁明快,人物面目洁秀,花卉则细腻纤巧 。
雍正青花瓷器造型很多,除仿永乐、宣德等前朝的器型,还有一些具有本朝风格的器型,这时盘、碗的口面、底足都比较大(在清代一朝中,只有雍正、道光时的盘和碗有这一特点) 。 雍正青花瓷无论什么器型,线条都非常柔美、秀丽,比例协调,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设计最完美的瓷器 。 雍正青花官窑瓷器的款,字体基本一样,应是一人所写,楷款、篆款全有,字体洁秀规矩,六字二行、三行款都有 。 双圈画得很规矩,几乎看不出起落笔 。
清代乾隆青花
乾隆青花呈色稳定,早期与雍正时无甚区别,常有晕散出廓的现象,中期则形成正蓝呈色明快的风格,晚期则呈色略显青灰 。 民窑中落斋堂款的,无论工艺或青花呈色,均可与官窑比美 。 乾隆青花瓷质早期与雍正基本一样,胎质洁白细润,晚期略显逊色,官窑与民窑无多大区别 。 釉面仍以青白色为主,匀净光润,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窑中多见 。 微度的波浪釉偶有出现 。 浆胎青花康、雍、乾三朝均有 。
浆胎是指明、清两代用瓷土淘洗后的细泥浆制成的胎体轻薄、色如米浆的一种瓷胎 。 康、雍、乾浆胎青花自成一体 。 康熙时胎体微泛土黄色,釉面多为粉白或浆白色,有细碎纹片,纹饰较一般青花细腻,底款多?quot;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或秋叶等图记款识 。 雍正、乾隆时浆胎青花胎釉与康熙无大差别,少数有釉面不太平整的,青花纹饰则渐趋规矩图案化 。 清晚期多仿康熙浆胎青花,但胎质粗松,呈灰白色,釉面多有杂质斑点,似感硬度不如真物而欠莹润 。
【清朝瓷器发展】乾隆青花纹饰题材丰富多彩,传统的人物、动物、植物均有,古祥图案到此时已规范化和普遍化,福、禄、寿寓意画及多子、登科、见喜等祈求美好愿望的心理,完全融于各种寓意的图案中,成为以后各代工匠创作的楷模 。 其他赞颂和粉饰太平的纹饰,如歌舞升平、安居乐业、人寿年丰等,则是乾隆统治60年的必然产物 。 因乾隆喜欢作诗,不少瓷器上也有他的诗作 。 但以青花书诗者较少,多是釉上彩作品 。
推荐阅读
- 中国瓷器发展史
- 中国30年地铁发展史,被外国设计师画出来了
- 茶花有什么风水说法,助于事业发展且不能放在厨卫
- 麻婆豆腐的起源 麻婆豆腐的来历
- 简述:温州“平阳黄汤”的发展史
- 茶文化节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白菊花茶
- 一文说透央行数字货币以及中国DCEP的发展
- 啥是金融——从货币的产生发展开始了解五:电子货币
- 我国秦汉以前和三国两晋茶具事业的发展
- 清宫剧都是骗你的!清朝男人的辫子其实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