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陈文华
一、茶艺溯源
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 , 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 , 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 , 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 , “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 。 在各种视听媒体中 , “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 , 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
应该说 , “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 , 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 。 依我之见 , 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 , “茶艺”一词的出现 , 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 。
众所周知 , 早在唐代 , 我国就出现“茶道”一词 , 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 , 往往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 , 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 。 如《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 说茶之功效 , 并煎茶炙茶之法 , 造茶具二十四事 , 以都统笼贮之 。 远近倾慕 , 好事者家藏一副 。 有常伯熊者 ,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 于是茶道大行 。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这里的“茶道”显然是指煎茶之道 , 以技术层面为主 。 宋人重视斗茶 , 但斗的是点茶的技术 , 并无道德方面的要求 , 因此 , 宋代的茶书不谈茶道 。 直到明朝的张源《茶录》中才重提茶道:“茶道:造时精 , 藏时燥 , 泡时洁 。 精、燥、洁 , 茶道尽也 。 ”但是这“茶道”仅仅是造、藏、泡等纯技术层面的要求 , 也无品茗悟道等精神的东西 。 中国历代茶人不太谈“茶道” , 不将老百姓日常的饮茶之道硬抬到“非常之道”的高度 , 中国古代也没有专谈茶道的论著 , 这是不争的事实 , 毋庸讳言 。 现在有许多文章和著作大谈茶道 , 论证茶道在中国自古有之 , 不让日本专美于世 。 然而更多的是从古籍中发掘出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零星章句 , 然后以自己的现代意识加以深化 , 加以升华 。 但这些最多只能说是现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 , 并不等于古代就有如此丰富、如此完备、如此理想的理论体系 , 至于这些理解和阐述是否就是准确无误 , 能否为大家所接受 , 形成共识 , 更需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 并不以个人意志或地位而转移 。
茶追传到日本 , 被发挥到极致 。 自从唐代中国茶道传入日本之后 ,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 到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十六世纪) , “在绍鸥、利休等一大批伟大的茶人们的卓越的努力之下 , 日本茶道终于发展成为具备有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从那时起 , ‘茶道’一词逐渐被使用起来 。 至十八世纪 , ‘茶道’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词汇和事物 。 ”但足即使在日本 , “茶道”的概念也不是那么确定的:有时它指“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 , 如归纳为“和、敬、清、寂”四规:有时又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 , 如“煎茶道”、“末茶道”和“茶道表演”等 , 这里的茶道就是只指泡茶方法等技术层面 。 当台湾的茶文化界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而创造“茶艺”一词时 , 最初的用意是“‘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 , 但已为日本专美于前 , 如果现在提出‘茶道’恐怕引起误会 , 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 , 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性 。 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庄重的 , 比较高高在上.的 , 要人民很快接受可能不容易 , 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 。 ”显然 , 这里的“茶艺”也只是“茶道”的代名词 , 其内涵并无明显的区别 。 因此台湾茶文化界在解释“茶艺”一词时也与“茶道”没有什么区别 , 有时是指泡茶的技艺 , 有时又指“茶艺精神” , 所谓“茶艺精神”也就是“茶道精神” 。 换句话说 , 在中华茶文化复兴事业的起步阶段 , “茶艺”并没有真正从“茶道”中独立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