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发,这些说法都错了?

自古至今 , 无论中外 , 关于头发的流行时尚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 而到了科技发达的现在 , 我们也的确有了更多的手段 , 来装扮自己的一头秀发 。 不过 , 伴随着人们对头发的关心 , 一些和头发有关的问题也开始浮现:有人想通过染发或是烫发给自己的秀发“加分” , 却又担心这些手段会伤及身体;不少男性(甚至是女性)到了中年 , 便会像俗语一般“绝顶” , 但也只能望着越来越高的发际线而无可奈何 。 这样一来 , 相当一部分人的心中便有了一个疑问——生活中那些广为流传的和头发有关的说法 , 它们的真实度又有多少呢?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关于头发的常见说法 , 并会从医学角度予以阐释说明 。
烫发、染发对身体的伤害巨大?
众所周知 , 不同人种有着不尽相同的标志性发型 , 例如在东亚人中 , “黑长直”无疑是大多数女生的标配 , 而欧美姑娘则往往有着浅色调(如金色)的长卷发 。 这样一来 , 总会有不少人对自己泯然众人的发型感到不满意 , 而烫发之类的借助人工手段来改变头发的色泽、形状等物理性质的方法 , 也自然得到了他们的喜爱 。 然而在喜爱之余 , 我们也经常能够听到诸如“染发会伤害身体”之类的说法 , 这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忧 。
实际上 , 烫发、染发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发生过敏反应或是接触性皮炎 , 但称其拥有“致癌”之类的危害 , 则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
我们的发丝本质上是蛋白质 , 而组成发丝的角蛋白富含一种含硫的氨基酸——半胱氨酸 , 半胱氨酸中的硫会在蛋白质合成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二硫键(—S—S—) , 从而为头发的形状和强韧度提供支持 。 烫发实际上是先用可以亲和并打开二硫键的物质处理头发 , 令发丝柔软易塑型后 , 再通过物理方法(如发卷、加热)重塑发丝形状 , 最后用闭合二硫键的物质重新定型的过程 。 烫发过程通常使用碱(美发沙龙往往使用氢氧化钙或是氨水 , 家用烫发产品更多的是一些弱碱性、自带缓冲作用的复合药剂)打开发丝的二硫键 , 因此倘若在烫发后无法对药剂进行妥善处理 , 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皮肤刺激等后果 。 不过除此之外 , 烫发过程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危害 。
至于染发过程的实现 , 其实也和发丝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 。 在发丝中 , 角蛋白组成了一个个被称为“毛鳞片”的单位 , 它既能对头发的光泽、亮度和颜色造成影响 , 也可以在特定状态下 , 容纳一些物质进入其中 。 无论是暂时性染发剂(俗称“一洗黑”)、永久性染发剂(也是最常见于美发沙龙的染发剂 , “永久”指的是在不计头发更新的情况下拥有永久效力)还是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的金属盐染发剂 , 其实都是靠能够进入和(或)退出毛鳞片的色素物质来达到效果 。 暂时性染发剂往往为小分子色素 , 能够因洗发而进入毛鳞片 , 自然也能因洗发而退出毛鳞片 , 因此它的染色效果仅局限于4-6次洗发;永久性染发剂的所有成分均没有颜色 , 但在偶联剂(通常为对苯二胺)的作用下 , 染发剂中的物质可以转变为色素 , 并与毛鳞片牢固结合 , 因此染发效果最为持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