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的传说是真的吗?( 三 )


第二次从军:岳飞结束了父丧守孝以后,宣和六年因为河北大水,岳家经济更加困难 。 宋廷通常大灾之后必有招兵,岳飞再次从军 。 此次从军,岳飞应募宋军的特殊兵士“效用士” 。 有的史书也将这种兵士称为“效用” 。
从军效用后,岳飞被禁军骑兵部队,驻扎在河西路平定军的广锐军招募,成为骑兵 。 岳飞此番从军是在宣和六年到宣和七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 此后岳飞参加了宋廷解救太原的战役 。 但是,随着太原和东京的相继陷落,岳飞二次从军的生涯也告一段落 。 此后岳飞带着母亲姚氏,妻子刘氏,长子岳云和次子岳雷回到老家相州 。
第三次从军:岳飞第三次从军是在公元1127年(靖康元年) 。 岳飞目睹了金军南下给祖国和同胞带来的苦难,于是毅然决定再次从军,抗击侵略 。 1127年的冬天,刘浩在相州征兵 。 岳飞得知消息后再次应征 。 刘浩非常赏识岳飞的经历,将其留在身边 。 此后刘浩成为赵构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的前军统制,此时岳飞也便隶属于赵构大元帅府的前军编制 。
此后,岳飞经历了大元帅府的分裂,以及间接追随宗泽在两河流域与金军多次交锋,从士兵升迁至从七品小官 。 岳飞一意要抗金,而赵构则坚持南逃政策 。 岳飞上疏皇帝请求他不要逃跑,坚持抗金,却也因为越职言事而被朝廷贬斥出军营而结束了第三次从军生活 。
第四次从军:岳飞被贬斥出军营以后,并没有脱掉军装 。 相反,他来到河北抗金前线,投奔了北京大名府的河北西路招抚司,归隶张所 。 张所开始并不重视岳飞,后因为张所参谋赵九龄的推荐,岳飞得以跟张所阐述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经历,因而得到重用 。 此后岳飞被张所任命为统制官,跟随王彦出兵作战 。 卫州之战王彦被金人击败后,岳飞脱离了王彦部队在太行山地区独立抗金 。 此后岳飞投奔宗泽的东京留守司继续抗金作战 。 东京留守司南撤以后,岳飞隶属江淮宣抚司参加马家渡之战和建康保卫战 。 此后岳飞再也没有离开过宋军正规军,直到冤死狱中 。
以上四次从军乃是岳飞从军的全部经过 。 这四次从军并非都有可能让岳飞因从军被刺字 。 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次从军“敢战士” 。 因为北伐失利,刘韐以为辽军会随时南下而仓促组建“敢战士” 。 敢战士是一支与其他禁军略有不同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都身怀绝技 。 岳飞便是身怀绝技的士兵,《行实编年》记载岳飞学箭周同,学枪陈广,并获得不俗的成绩 。 对于这样的一支部队,或许征募之时确实存在不同标准 。 此外,这支部队本也是一支短命的部队,从刘韐在1122年农历的九、十月间组建到当年冬季被裁撤为止,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 仓促组建后旋即解散的一支特种部队,可能连刺字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 。
第二次从军效用是岳飞的自主行为 。 这得益于岳飞在首次从军中对宋军刺字规定的认识 。 他知道以他的情况,完全可以应募不用刺字的效用 。 宋廷从宋仁宗时期开始出现“效用”一词,后经过宋英宗时期的发展,到宋神宗时期,宋廷发布诏令给西北的环庆路规定了效用的正式地位 。 效用即特殊士兵享有普通士兵所无法享有的诸多特权:待遇优厚,不用驻扎在军营中,朝廷给予全部的物资补给(包括战马),不用刺字等等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八《诸军效用》中说:“效用者,诸军有之,不涅其面,廪赐厚于正军 。 ”这里说的不用刺字,主要是不在脸上刺字,但也有效用刺字在手臂上的 。 岳飞此番从军效用,很大可能便是基于不刺字在脸 。 至于岳飞是否在手臂上刺字,史书没有记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