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怎样的?

备受瞩目的围棋“人机大战”将于3月9日上演 。 在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人工智能正式对决之前 , 各类言论热闹非凡 , 豪言、警言、优劣分析悉数登场 。

未来人工智能将何去何从?下面跟小编一起探讨下“终会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人类为了追求科学发展的圣杯——制造出能够跟人自己一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 , 付出了无数的努力 。 实际上这也是人类古已有之的梦想:造人原本是上帝的工作 , 人类在这里取代了上帝造出了人工智能 , 这是僭越 。 这或许可以联系到巴别塔的故事 , 各地的人们集合起来要造巴别塔直通天堂 , 上帝同样认为这是僭越 , 于是“变乱了他们的语言” , 巴别塔垮掉了 。 但是也有根本上无视这种禁忌的传说:周穆王西狩昆仑山 , 遇到工匠偃师 , 可造出和真人无异的假人 , 可以跳舞唱歌 , 还可以向宠姬抛媚眼 。 可以看出 , 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样的努力 。
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计算机技术爆发的时候 , 科学家们都很乐观的估计 , 人工智能是能够在未来三五年内 , 最多不超过十年就能实现的技术 。
然而他们错了 , 错的很离谱 。 后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大家都认识到 ,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领域 , 困难到有很多科学家放弃了这个领域 。 后来人工智能学界将人工智能分为两种: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
强人工智能就是我们经常在科幻电影动画小说里所想象出的那种人工智能 。 按照定义 , 强人工智能就是能够执行“通用任务”(Generalized Mission)的人工智能:它能够进行通常意义上的学习、推理、认知 , 解决并非特定领域的问题 。
按照普罗大众的想象 , 它就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对于强人工智能的判定 , 最著名的莫过于以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为名的“图灵测试” 。 图灵测试的问题很简单:让一个人面对两个对象对话 , 其中一个对象是人工智能 , 一个对象是人类;如果这个人不能成功的分辨出谁是机器 , 那么就说明这个人工智能通过了“图灵测试” 。
而弱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就宽泛多了 。 基本上能够帮我们解决某些特定领域问题的 , 都可以算作是弱人工智能 。 于是说 , 我们用的搜索引擎是人工智能;我们的手机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功能也是人工智能;网购“猜你喜欢”也是人工智能;输入法的自动选词功能也是人工智能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强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发现他们要解决的通用的认知和推理过程是无法跨越的障碍——毕竟人类对于人脑在认知学习和推理的过程都没有认识 , 怎么可能能够把这些过程在计算机上复现出来?
于是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转向了更加实用的 , 工程化的弱人工智能研究 。 他们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甚至最简单的线性回归理论在足够大的数据量和计算量支撑下 , 都可以获得非常出色的结果——比方说识别人脸 , 或者识别字迹 。 于是这些弱人工智能也迅速的应用到了我们的网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从买东西 , 出门 , 网上订餐 , 我们都用到这些人工智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