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宋代:黄庭坚,所属类型:纪游,写景,抒情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 。
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 。
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 。
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 。
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 。
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 。
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 。
香秔炊白玉,饱饭愧闲行 。
业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 。
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
创作背景 元丰三年(1080)春天,黄庭坚罢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到汴京(今河南开封)改官,得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 。秋天,他从汴京起程归江南,先回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乡里,然后赴任,一路上写了许多纪游诗 。这首诗为途经真州(今江苏仪征)阻风游长芦寺作 。
赏析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原文、作者】秋天,他从汴京起程归江南,先回洪外分宁(今江西修水)乡里,然后赴任,一路上写了许多纪游诗 。这首诗为途经真州(今江苏仪征)阻风游长芦寺作 。伯氏,指黄庭坚之兄黄大临,字元明 。长芦寺,据《传灯录》记载:“真州长芦崇福禅院祖印禅师,讳智福,江州人 。四处住持,胜缘毕集 。三十年间,众盈五百 。”可见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院 。这首诗依黄大临的诗韵而作,故称次韵 。在《山谷外集》卷八中,有一首题为《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十月庭坚和》的诗,作于这首诗之前,韵脚也和这首诗相同 。喜欢写次韵诗,是黄庭坚诗的特点之一 。
这首诗写长芦寺下所见所遇,抒发了归江南故乡的喜说心情 。
起首四句,概括描写长芦寺外景,笔力雄健而自然 。行旅之人对风势、风向往往特别敏感 。第一句“风从落帆休”,把这种感受写得极其生动 。江上行舟,人们往往从船帆上观察风力大小 。此时船落下了帆,风也因帆落而停息 。这种写法颇为出人意外 。第二句“天与大江平”,极写形势的开阔,放眼远望,水天相连,十分壮观 。以上为目之所见;三四句写耳之所闻 。“僧坊昼亦静”,僧坊即长芦寺 。寺院本是幽静的所在,在深秋季节,即使大白天,也常常寂无声息 。不过,也不总是一点声音也没有 。“钟磐寒逾清”,长芦寺里传来的钟磐之声,在寒风中,听起来更觉清越 。这四句诗写了季节、环境、气氛,看似不费力,却极为精警,起笔不凡 。
接着用移步换形之法写各处景致 。“淹留”四句写登高看景 。诗人这次游长芦寺,客观原因是风不顺而滞留 。在此诗之前,作者写有《阻风入长芦寺》 。可见他颇有空暇,心情相当悠闲,所以能细细游赏 。他时而拄杖**,闲数座座相连的寺院屋顶;时而路逢幽人,煮茶共话 。
推荐阅读
- 次韵答留台春卿集贤侍郎原文、作者
- 次韵监郡鲁公二首其一原文、作者
- 次韵程给事骑孙觉学士杨宪景略游天衣寺原文、作者
- 次韵答倪云林录似良夫原文、作者
- 次韵答提举王郎中岁除有感原文、作者
- 次韵答罗浮山因柬其舅汪栗亭其叔罗廷锡原文、作者
-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一宫宿斋书事之什原文、作者
-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其一原文、作者
- 次韵答希哲见怀兼乞草书原文、作者
- 次韵王信州三首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