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二 )


误解四:人们走向死亡时要经历五个阶段
【心理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瑞士裔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 (Elisabeth Kubler Ross)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推广的、人们走向死亡时经历的五个阶段:否认(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 (bargaining)、沮丧(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 。
这些阶段描绘了人们快要到达生命终点时必然经历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 根据库布勒·罗斯的说法, 当得知自己将死, 我们首先会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否认), 然后当 意识到事实的确如此时就会变得愤怒不已(愤怒), 接下来再徒劳地寻求推迟死亡的办法, 比如说还要活着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讨价还价), 再之后当意识到我们 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就会感到很悲伤(沮丧), 最终理解这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并镇定平和地接受(接受) 。
这个说法目前是被广泛认可并被应用到临床心理工作上的, 该理论把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路历程做了个梳理, 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有一定的科学性 。 然而专家认为该提法只是一般人面对死亡的常见心路历程,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是由于每个个体自身及遇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比如同样是否定, 有些人也许就一两天, 有些人可能一两个月, 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 。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博南诺(George Bonanno)和同事的研究, 并不是所有人在自己所爱的人, 包括配偶和亲人逝世后, 都会陷入沮丧或者显著痛苦的状态 。 此外, 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233位刚刚丧偶的居民中, 接受是人们得知丧偶消息时最初的主要反应, 而不是否认 。 这些结果是有可能的, 因为在不同的情境下, 会有一定的变异性的 。 目前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也觉得五阶段理论还是比较符合多数人的心理现实的 。
总之, 通过对上述话题的剖析,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丁新华表示,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对于任何观点和理论我们不能随意的断章取义, 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太绝对 。 任何事物其实是有利有弊的, 就比如发泄, 你需要考察在什么情境下的发泄是健康的建设性的 。 任何理论, 你需要考虑它的适用范围的, 同时它也是动态发展和更新的 。

以上内容就是心理学有哪些常见的误解?的内容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