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药,也有“歪打正着”?

在药物研发领域 , 几乎每家公司都想让自己拥有多款畅销药物 。 毕竟它们一方面可以为公司带来巨大而且持久的利润 , 另一方面 , 研发出畅销药也是公司研发实力的象征 。 例如辉瑞公司此前的拳头产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 , 连续数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亿美元 , 可谓是药物研发史上的一段佳话 。 不过 , 并不是所有的畅销药都是早已策划好路线的 , 相反 , 很多十分有名的畅销药 , 却是“歪打正着”的产物 。

畅销药,也有“歪打正着”?

文章插图

不想生发的降压药不是合格的畅销药
看到这个标题 , 不少人估计心中会感到不解 , “降压药和生发 , 这分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啊” 。 不过就是这么毫无关系的两个词 , 都属于同一款药——米诺地尔 。 本来作为降压药上市的它 , 在高血压这个常见病领域没有搞出什么成绩 , 却在上市近10年之后 , 摇身一变成为了畅销全球的生发药物 。
1979年 , 普强公司(后来被制药巨头辉瑞收购)成功上市了米诺地尔 , 当时的它仅仅是一款口服降压药 。 米诺地尔可以减小血液流经动脉时的血管阻力 , 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 然而 , 它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 , 由于降压效果太强 , 米诺地尔可以导致严重的心包积液 , 也会加重心绞痛的发作 。 不幸的是 , 不少高血压患者恰恰患有心绞痛 , 心包积液在严重时也需要紧急干预 ,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米诺地尔的应用 。
而在随后一段时间 , 普强公司的科学家和全球各地的医生们 , 却观察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服用米诺地尔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中 , 80%以上会在3~6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发生长、变浓密或是增粗 , 但体内不会出现激素水平的改变(雄激素是刺激毛发生长的直接原因) , 而毛发改变会在停药后1~6个月才会缓慢消失 。 不少患者为此叫苦不迭 , 可普强公司却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如果能把这种药物的效果局限于头发 , 岂不是可以开发出一款治疗脱发的新药?
经过初步研究 , 科学家们发现 , 把米诺地尔制成溶液涂抹于头皮 , 便可对雄激素脱发(最常见的脱发类型 , 由毛囊内雄激素过度活跃引起)起到良好的疗效 。 进一步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 在治疗48周后 , 米诺地尔溶液相比安慰剂可以有效改善雄激素脱发 , 且耐受程度良好 。 在1988年 , 米诺地尔溶液的“男用版”和“女用版”(这点权当是药企的噱头 , 因为这两种版本没有任何区别 , 除了包装)正式在美国上市 , 并在此后进入数十个国家销售 。 而在1996年 , 米诺地尔的专利到期 , 大量廉价的仿制药得以上市 , 治疗脱发的米诺地尔也在同年成功获批转为非处方药 , 这也进一步拓宽了市场 。 目前为止 ,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 , 均把米诺地尔视为非处方药进行销售 。
颇为有趣的是 , 在治疗毛发稀少的领域 , 畅销药物无一不是通过“歪打正着”而发现的 。 除了米诺地尔以外 , 治疗雄激素脱发的非那雄胺也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 , 而治疗睫毛稀少症的贝美前列素则原本用于治疗青光眼 。
平凡抗抑郁药的“逆袭”
和上面的主角米诺地尔相比 , 多塞平要早一个年代 。 1969年首次上市的它 , 是当年最主流的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一员 。 早在很久以前 , 不少研究便支持一个假说:抑郁症的发生 , 与脑内负责调控情绪的“信使”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 而调节这些“信使”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抑郁 。 根据这一假说 , 人们发现了众多效果拔群的抗抑郁药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