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随着飞机的平民化和社交平台的风靡 , 与民航相关的各类事件也较往年急剧增多 , 媒体对民航业的报道也随之增加 , 其中不乏一些民航科普性报道 , 让公众对民航安全小常识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 。 但继去年MH370航班失联之后 , 加上全球范围内又连续发生三起大型空难 , 让公众对航空安全谈虎色变 。
文章插图
对于全球民航业来说 , 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 , 因此 , 民航业非常需要媒体在做航空安全报道时能做到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 , 都实事求是地报道事件的本质 , 做到客观、科学、全面 , 而不是危言耸听、捕风捉影 , 特别是对安全事件的报道、空难的调查应该最为谨慎 , 不能有夸大和捏造的成分 , 误导读者 。
但是目前有一些对民航安全事件的报道中 , 仍然存在着误导公众的信息 。 比如 , 在航空故障事件的报道中 , 大篇幅报道“空中惊魂” , 甚至反复强调“空姐吓哭” , 如此描述 , 一个再小的安全事故 , 都会被妖魔化 。 如下面截图中的文章 , 就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坏新闻” 。 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 , 飞机突然转向是因为雷雨天气需要绕行 , 但文中却多次用到“捏了把汗”、“许多女乘客都吓得尖叫起来” , 这篇“生动”的文字 , 除了传达了“飞行很恐怖”的信息 , 但是这样一篇文章有何价值?
文章插图
今天就来吐槽下媒体在关于民航故障的报道中 , 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报道--备降和迫降 , 也再做一次科普 , 希望公众能因此有正确的了解!
本人就是民航业内媒体的一名小编 , 接触最多的是民航科普 , 其中最常科普的就是“迫降”和”备降“ , 而最经常看到的网友骂的也是“SB小编 , 迫降和备降都分不清楚” , 对此感受颇深 。
以下图为列 , 描述的是上周六发生的“泰国东方航空普吉岛飞成都航班备降 昆明”事件 , 该事件由当是航班旅客在微博上爆料 , 紧接着有媒体开始发新闻 , 第一篇发布的新闻仅仅是收集整理了旅客发在微博上的信息(如下图) , 并没有任何向航空公司、机场 , 或者其他民航相关单位求证后的信息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接着 , 一起来看看迫降和备降有多少新闻吧 。 在百度新闻搜索“迫降” , 搜索到65,000条相关新闻 , 而搜索“备降”的结果是46,600篇相关新闻 , 数据的反差着实让小编愕然!
通过百度新闻中搜索到的标题可以看到 , 有因机械故障迫降的飞机 , 竟然也有被大雨迫降异地的飞机(此处不截图 , 请大家自行脑补 , 或搜索)……作者忍不住想问 , 最近几年全民航、媒体都在不遗余力的科普备降和迫降的差别 , 为什么依然有报道中分不清备降和迫降?是真的分不清 , 还是为了让懂行的和不懂行的读者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都是“心里一惊”呢 。 以泰东方事件为例 , 发展到后来 , 有标题:“迫降航班……空姐被吓哭”“ , “迫降航班……乘客:鬼门关上走一遭” , 以后会不会有标题是“航班迫降 , 机长被吓哭”……如有此天 , 大伙会被标题吓尿……
所以诸如此类 , 一遇备降就用迫降博眼球 , 特别是故障航班时 , 对机上旅客的反应也夸大其词 , 这种报道危言耸听 , 只会增加公众恐慌 。 那么我们再来温习下“备降”和“迫降”吧 。
推荐阅读
- 世界著名“天坑”大盘点?
- 新药研发:十亿美元“打水漂”常有事?
- 酸性体质,癌症之源?
- 我们为什么要“吃苦”?
- 春天汽车内也能“热死”人?
- 女人能练成“女汉子”吗?
- “地沟油”也能用来开飞机?
- 千年肉身坐佛如何“穿越时空”?
- “4D打印”,智能打印?
- 我们为什么离不开“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