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两句,上句说“不见乡书”,下句道“唯看新月”,从这对举成文的语气里,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时时渴盼:他多么想望能像古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件啊!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一个“唯”字,透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怅惘 。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新月就像娇妻的蛾眉 。
短短四句诗,却写得情真意真,末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无穷美感 。
其二
古人送别,常常折柳相赠,因此,杨柳便成了伤别的象征 。诗开头说,“厌攀杨柳临清阁”,“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官署中的“清阁”,有似送别时的长亭,因此临清阁也惹人伤情 。诗人极力想逃避这离思之苦,可是不能够 。他避开了清阁杨柳而游清池,那明艳动人的芙蕖却又冲他娇笑 。“闲采芙蕖傍碧潭”,一个“闲”字,描摹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 。芙蓉如面,莲步生春,诗人芙蕖在手,但仿佛跳入诗人眼帘的却是螓首蛾眉,美目盼兮的娇妻 。这离愁真是既苦且甜,既甜且苦,懊恼缠人啊 。但诗人转念一想,既有王命在身,自当以国事为重,于是笔锋一转,写道:“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走马台”用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典 。这两句说:娇妻既在千里之外,想效张敞画眉之事已不可能,而现在边关多事,作为运筹帷幄的边关统帅,应以国事为重,个人儿女私情暂且放一放吧!诗人极力要从思恋中解脱出来,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怀念妻子的缠绵之情;也是对久别的妻子的解释,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 。
这首诗是情思缠绵与健美风格的有机结合 。前两句诗人将思远之情写得深情款款,卒章处却是开阔雄放 。缠绵与雄放,统一在诗人的妙笔下,表现出了诗人既富有感情又能正确对待儿女情长的大将风度 。诗的个性就在于此,作品的可贵也在于此 。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很可能创作于唐穆宗朝作者任东川节度使期间 。王涯夫妻情笃,相思之情缠绵悱恻,这两首诗就是为表达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而作的 。
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 。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 。博学工文 。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 。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 。再调蓝田尉 。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 。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
推荐阅读
- 汉苑行原文、作者
- 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详细概括
-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今夜月明人尽望全文
- 病中秋思八首其八原文、作者
- 借景抒情的诗句
- 渚宫秋思原文、作者
- 张籍秋思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古诗秋思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 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全诗翻译 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全诗
- 天净沙秋思有啥写作背景啊 天净沙秋思的写作背景介绍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