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坑毛尖有哪些制作工序?工序有什么要点?

加工流程包括鲜叶采摘与摊放、杀青、理条、揉捻、初烘、整形、复烘等工序 。
鲜叶采摘
鸠坑毛尖品质的形成 , 与严格的“及时分批 , 标准采摘”的要求紧密相关 。 它的采摘 , 一般在清明前开园.采茶要求提手采 , 茶芽成朵 , 不带鱼叶、茶蒂及夹杂物 。 特级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 , 形如笔尖(每500g鲜叶含芽5600个左右):一级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为主 。 有少量一芽一叶;二级茶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为主 , 有少量一芽二叶初展 。
摊放
高档鲜叶摊放0.5km/m2左右 , 自然摊放时间6~12h 。 一定规模的名茶加工厂采用多层摊青柜架 , 使用无毒网纱 , 透气性好 , 有利于鲜叶水分的散发均匀 , 摊放期间又免去翻拌 , 摊叶厚度为1~2cm , 摊放时间为3~8h , 可有效地减轻在摊青过程中的机械损伤 , 清洁卫生 , 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 , 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
有条件的加工企业 , 采用多层摊青柜架实施空调摊青 , 一般摊叶厚度可达3cm , 摊放时间可根据加工进度进行调节 。 利于茶叶品质的发展 。 缓和鲜叶采摘和加工的矛盾 , 这对鸠坑毛尖茶的加工品质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摊放鲜叶含水率降至68%~70% 。 茶芽稍变软 , 表面光泽减退 , 散发清香时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
杀青
杀青温度以温控仪设定260~320℃ , 出口处筒腔内气温90℃左右 。 利用高温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 , 制止鲜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 , 以获得清汤绿叶应有的色、香、味 。 杀青温度的高低、时间长短因机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 在生产中用手来反复感觉筒温和出叶端鲜叶杀青后的质量来调整温度和杀青时问的长短 , 杀青时间从进叶到出叶 , 1min~1.5min 。
杀青开始投叶时宜连续抓2~3把鲜叶投入进叶处筒体内 , 使筒壁储藏的热量充分吸收 , 避免出现焦叶现象 。 在正常投叶时应该一小撮一小撮均匀投叶 , 在杀青机出叶处配装排风扇 , 及时进行降温 , 保持色泽翠绿 。 当杀青快结束时预先关闭热源 , 采用手提小型鼓风机在进叶处鼓风 , 促使快速出叶 , 避免叶子干枯 , 甚至焦变 。
杀青叶含水率60%~62%左右 , 以叶质变软 , 叶色转暗 , 略有成条 , 折梗不断 , 有明显清香时为适度 。
理条
理条工序的目的是促使茶叶条索紧结.也是形成鸠坑毛尖独特外形的关键 , 也能弥补杀青不足 , 避免青气、涩味的产生 , 同时继续散发一部分水分 , 保证揉捻质量 。
温控仪设定200~220℃ , 每锅投放杀青叶150g左右 , 时间为3-5min 。 理条手法:理条应先抛后理 , 抛理结合:手势自如 , 动作灵巧 , 关键是抓条和甩条 , 抓条时手心向下 , 再沿锅带到锅缘 , 并用拇指捏住 , 离锅心15cm左右高处 , 借用腕力 , 将茶叶由虎口迅速有力敏捷摇摆甩出 , 使茶叶从锅内上缘 , 顺序依次落人锅心 , 如此反复进行 , 逐渐形成紧条、圆直的条形 。
【鸠坑毛尖有哪些制作工序?工序有什么要点?】鸠坑毛尖也可使用长板顶锅式扁茶炒制机进行理条 。 既解决了手工理条的劳动强度 , 也能达到理想的理条目的 , 是一种较完善的替代机种 。 温控仪设定在140~180℃ , 投叶量宜少不宜多 , 一般每锅投叶200g , 采用不加压或略加压进行理条 , 时间为3~5min 。
以手捏不成团 , 松手后即散 , 理条叶含水量56%~58%左右为宜 , 然后起锅摊凉 , 回软后进行揉捻 。
揉捻
揉捻是加工鸠坑毛尖茶成形中不可缺少的工序 。 在揉捻过程中要做到“看茶揉捻” , 揉捻叶的质量:要圆条 , 不要扁条;要紧条 , 不要松条;要整条 , 不要断碎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