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传播( 二 )


如前所言 , 六朝以前 , 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 , 已有一定发展 , 但北方饮者还不多 。 及至唐朝中期后 , 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 , 闾阎村落皆吃之 , 累日不食犹得 , 不得一日无茶” 。 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都嗜茶成俗 , 于是南方茶的生产 , 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 。 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 , 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
唐代中叶后 , 长江中下游茶区 , 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 , 就是制茶技术 , 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 这种高水准的结果 , 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 。 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 , 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
江南茶叶生产 , 集一时之盛 。 当时史料记载 , 安徽祁门周围 , 千里之内 , 各地种茶 , 山无遗土 , 业于茶者七八 。 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 , 在唐代时 , 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 。 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 , 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 , 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 , 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 , 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
(5)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茶的传播

文章插图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 , 全国气候由暖转寒 , 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 , 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 , 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 , 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 。 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 , 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 , 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 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 , 发芽推迟 , 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 。 福建气候较暖 , 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 , 京师三月尝新茶” 。 作为贡茶 , 建安茶的采制 , 必然精益求精 , 名声也愈来愈大 , 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 , 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
由此可见 , 到了宋代 , 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 。 宋朝的茶区 , 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 。 明清以后 , 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
   2.茶在国外的传播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 , 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 。 据推测 , 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 , 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 , 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
公元805、806年 , 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 , 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 。 日本茶业继承我国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绿溢翠的茶 , 别具风味 。
十世纪时 , 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 , 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 。
十五世纪初 , 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 , 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 。
而荷兰人约在公元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 , 1650年后传至东欧 , 再传至俄、法等国 。 十七世纪时传至美洲 。
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 , 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萨姆种试种 。 历经坎坷 , 直至19世纪后叶开始有明显成效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加速了茶的恢复与发展 , 并在国际市场居一席之地 。
十八世纪初 , 品饮红茶逐渐在英国流行 , 甚至成为一种表示高雅的行为 , 茶叶成了英国上层社会人士用于相互馈赠的一种高级礼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