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简介


孔子的简介

文章插图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 。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 。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 。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他熟悉古代经典,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形成为一个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成为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丘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史记》有《孔子世家》 。孔丘是一个无冕圣人,却被后世追封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名号,成为万世不易的“文皇帝”,他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创立者,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哪一朝的统治没存他的影子?又有多少文人学士不尊奉他为贤哲呢?他的言行录《论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他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解中国文化,不可能绕开孔丘 。公元前496年的一天,一位年逾五十的长者率领一群弟子,路过一个叫匡(今河南长垣县境)的地方时被包围,匡人误以为是曾暴虐过他们的阳虎 。匡人的包围越来越紧,弟子们有些恐慌,但年长者却镇定如常,并说,如果“天”不想毁灭文化的话,匡人不会把他怎么样 。结果,匡人真的没把他们怎么样,但这不是“天”的拯救,而是匡人了解到他们确实不是阳虎后自动解围的,这位自称为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的长者,便是被尊为“圣人”的孔丘 。孔丘,习惯上称为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其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避乱逃到了鲁国 。父亲叔梁纪,是鲁国的一位著名武士,晚年娶颜氏征在为妻,生了下孔子,因是次子,所以字仲尼 。孔丘幼年时,常爱模仿祭祀的礼仪 。他“十五而志于学”,有积极向上的志愿 。十七岁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和在他三岁时就已死了的父亲合葬在一起 。为了能早日出头,身上还穿着孝服,就莽撞地跑到鲁国贵族季孙氏家去赴宴,被其家臣阳虎赶了出去 。此后,孔丘更加发愤求学,没几年,他就以博学多才而声名大震 。他年青时作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畜牧的“乘田” 。而随着学业的长进,求教的人也多了,三十岁左右时,孔子便开始收徒讲学,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子路等 。孔丘生活在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法典“周礼”已开始动摇,孔丘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难免对旧的统治有所留恋,但他主要以教学为业,且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因此他采取改良主义的办法,认为对“周礼”应有所“损益”,这样才可以巩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 。由于鲁国内“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互相征讨,他的这一政治主张无法实现 。公元前517年,孔子率弟子赴齐国,想在那里有所作为 。当时的齐国相对稳定,他先是做高昭子的家臣,经高昭子的推荐得见齐景公 。当齐景公询问治国道理时,孔子谈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政见 。他认为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于要象子,君、臣、父、子要名符其实.各按其等级身份行事 。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只有正名才能恢复周礼,维持统治 。齐景公听了颇为满意,以后齐景公又问政于孔子,孔子针对齐国统治者奢侈浪费的情况,提出了“政在节财”的政治主张 。齐景公听后很高兴 。当他准备重用孔子时,遭到齐国政治家晏婴的反对,齐景公便打消了这念头,以“吾老矣,不能用也”为借口,婉言辞谢了他 。于是,孔子在齐国呆了一年多时间后,又回到了鲁国 。虽然在政治上无获而归,但在齐国听到的韵乐(舜乐),竞令他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 。回到鲁国后,孔子主要从事教育事业,经常和弟子们讲有关“仁”的道理 。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 。他提出的“仁”学包含的内容很广,几乎包含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但主要要求是“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两个方面,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周礼,维护宗法等级的上下尊卑关系的是礼;爱护别人,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及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的是仁 。他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意思是帮助别人而不伤害别人,作为“爱人”的内容,或言说是“为仁之方” 。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实行周礼的 。这就把“仁”用作推行“礼”的保证 。“礼”规范了“仁”的内容 。所以他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视、听、言、动都符合周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时,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他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 。做了一年的中都宰很有成绩,又晋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建设,后又由司空而迁司寇,管司法工作 。不久,他参加了齐景公提议的齐鲁两君夹谷会议,当鲁定公让孔子同去时,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请求让指挥军事的司马同去,得到鲁定公的允诺 。当他们到齐国后孔子发现了齐人的阴谋并当场揭穿,使齐国劫持鲁定公威胁鲁国的计谋失败,还退还了以前齐国侵占鲁国的三座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孔子的声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公元前498年,鲁定公接受孔子的建议,拆毁了费城和邱城,消除了季孙、叔孙两家隐患 。公元前496年,孔子56时,又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据史料记载,孔子摄相后,便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仅“闻国政三月”,鲁国风俗就大变 。但由于鲁定公消除了季孙和叔孙两家隐患后,思想上松了劲,加上齐国的离间之计,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冷淡了,最后孔子只得率领弟子辞职出走 。孔子出走后,在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之间奔波游说,竭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末被采纳 。于是,公元前484年,他六十八岁时,又回到了鲁国 。孔于回到鲁国后,曾向鲁哀公提出过一些治国的建议,然而他对参与政治已经看得很淡薄了,主要还是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他早年培养弟子的目标是参加政治活动,晚年则侧重培养弟子做学问的能力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之分,持“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 。在他看来“生而知之”的是圣人,一般劳动人民是“下愚”,只有被圣人奴役的命运,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唯心的,荒谬的 。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并不主张“生而知之”,而是肯定“学而知之”,强调知识来源于学习,认为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获得知识 。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认为自己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勤奋学习得来的,不是天生的 。故而,他热心教育,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活动 。同时他也肯定一般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他都来者不拒 。他以学“礼”为主要内容,着重孝悌等道德的训导,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鄙视“学稼”、“学圃”等生产劳动 。虽然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恢复和保持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也培养了不少有才干的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教学态度,主张“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对于学过的东西,要“学而时习之”,经常重复学习,加深印象,才能“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知识 。“学” 和“思”还要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得” 。反对道听途说,赞成“多闻”、“多见”,对存有疑问的地方,也不要乱解或盲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臆断、不主观、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相传他教过的弟子有三干,著名者有七十二人 。孔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古代的诗歌、历史都曾加以整理讲习,作为教学用课本 。到了晚年,孔子主要是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 。他收集夏、殷、周的文献资料,编订或整理出了《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 。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这些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我国古代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史学、以及文化制度、社会情况和历史事迹的记载,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并系统地表达了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孔子在积极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晚年生活今,体验到了以前在政治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安宁和愉快,感到“得英才而教之”的快乐 。但也遇到了厄运,他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隔年,他的大弟子颜回也死了 。第二年,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不幸也死于非命 。这些接二连三的噩耗对孔子自然是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79年,即子路死后的第二年,七十三岁的孔子离开了人间 。孔于是我国春秋末期最突出、最有成就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因此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 。在教育方面,他顺应“学术下庶人”的历史趋势,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的认识论 。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