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请问二战时候,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美军的战列舰交过手吗?】前一个的问题大家都回答了,俾斯麦级没有和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交战 。一艘在美国海军参战前就被击沉了,另一艘被轰炸机炸沉了 。下面就俾斯麦级和美国战列舰的性能进行分析 。因为美国海军的8艘旧式战列舰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被炸沉或重创,后来的战列舰基本是南达科他级、北卡来罗那级,以及开战后才服役的依阿华级 。考虑到美国人一贯谨小慎微的特性,不可能把性能落后的战列舰用于和德国的新锐战列舰交战,所以下面分析比较俾斯麦级和依阿华级的性能:俾斯麦级战列舰:首舰俾斯麦号,1935年动工,1940年8月24日服役;次舰提尔皮茨号,1936年10月30日开工,1941年2月25日服役 。标准排水量:俾斯麦号41,700吨,提尔皮茨号42,300吨满载排水量:设计49,400吨,最大52,900吨舰长:俾斯麦号251米,提尔皮茨号254米舰宽:36米设计满载吃水:10.2米实际最大吃水:10.7米动力:12台高压锅炉,3台蒸汽轮机,设计最大功率138,000马力,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50,170马力,实际极速最大功率163,026马力最高航速:30.8节续航力:8525海里/19节,9500海里/16节武备:4座双联装380毫米/52倍径主炮,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12座单管20毫米高炮(提尔皮茨号为18座四联装、6座单管20毫米高炮)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8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2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正面最厚处360毫米,顶部和侧面为150毫米和203毫米,炮座340毫米;司令塔360毫米;防雷装甲45毫米 。防雷系统设计要求抵御250公斤TNT炸药,实际可抵御300公斤德国hexanite烈性炸药 。装甲总重17450吨(不含炮塔旋转部分),舰体结构总重11691吨 。依阿华级战列舰:1938年5月确定设计方案,首舰依阿华号(BB-61)于1940年6月27号开工,1943年2月22日服役 。标准排水量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10吨舰长:270.4米舰宽:33米吃水:11米动力:8台高压锅炉,4台蒸汽涡轮机,主机设计功率212,000马力最高航速:33节续航力:15,900海里/17节,20,150海里/15节装备50倍口径406毫米主炮九门 。武备:3座三联装40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0门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射炮60-80门,20毫米高射炮50-60门装甲:水线307毫米(内倾19度);横向287毫米;水平222毫米;炮塔正面432毫米,顶部184毫米,侧面229毫米,背面241毫米,炮座439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 。装甲总重18466吨,舰体结构总重10252吨战列舰的单舰战斗能力,取决于机动性、防护、火力,以下从这三方面来对两级舰进行比较 。首先比较机动性 。俾斯麦主机功率可以达到15,000-16,000马力,最大航速30.8节,续航力8525海里/19节;依阿华主机功率212,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15,900海里/17节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速度还是续航能力,依阿华级都明显强于俾斯麦级,在海战中,依阿华的占位能力占优 。从防护性能上来看,俾斯麦沿用其一贯的“全面防护”思想 。舯部轮机舱和主炮塔弹药库装甲最厚处为320毫米;主装甲带向艏艉方向逐渐变薄为240毫米;主炮炮塔装甲最厚处360毫米,顶部和侧面为150毫米和203毫米,炮座340毫米,副炮装甲80毫米;司令塔装甲360毫米;全舰覆盖50毫米装甲板,轮机舱上方和炮座周围增加到80-120毫米 。而依阿华级采用了“重点防御”思想 。侧舷装甲带307毫米,其内侧还有一层厚22毫米的钢板,舷侧装甲带内倾19度,整体防护能力相当于439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在19千米距离上可防俾斯麦级主炮的800千克穿甲弹;其水平装甲带厚度222毫米;水下部分与南达科他相似,分四层防御区,装甲最厚达307毫米;主炮塔前装甲432毫米,顶部184毫米,背面241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 。由于美、德两国在装甲钢技术水平上相差不大,其装甲质量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厚度决定防护能力——而厚度完全取决于工业能力和资源水平,这当然是美国佬的强项 。经过装甲厚度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俾斯麦全面逊于依阿华,尤其是其水平防护能力,远逊于依阿华,在远战中,俾斯麦非常吃亏,其水平装甲最厚才120毫米——因为远战中落下来的炮弹,其着角几乎成直角,这就是为什么英国战舰在远距离能够有效的打击俾斯麦,而到了近距离反而无法击沉她,还要靠巡洋舰和驱逐舰用鱼雷帮忙——就俾斯麦的装甲防护来说,她很容易被击毁,但是很难被击沉 。而依阿华和俾斯麦对决,无论远战近战,前者在装甲上都占有优势 。接下来对比火力 。俾斯麦为380毫米52倍径主炮八门,单管射速2.6-3发/分钟,全舰最高射速 20.8-24发/分钟,对付敌战舰主要使用穿甲弹,俾斯麦的穿甲弹为800千克,最大射程36,520米,最大抛射能力为19.2吨/分钟,在火力频率上强于依阿华 。依阿华级为406毫米50倍径主炮九门,单管2发/分钟,全舰最高射速18发/分钟,在射速上稍逊于首相 。但是依阿华的穿甲弹重达1225千克,最大射程38,720米,最大抛射能力达22.05吨/分钟,在杀伤效果上强于俾斯麦 。俾斯麦的射速快,在单位时间里命中数目高于依阿华,但是依阿华也不是吃素的——俾斯麦更挨不起依阿华的重弹,尤其是在远距离上 。这里还要说一点,俾斯麦使用的基本是轻弹,而依阿华已经换用重弹 。轻弹虽然在15公里之内的近战中可以更好的打击侧装甲,但是一旦距离拉开距离,轻弹会很快失速,其弹道会改变,加上远距离炮弹存速本来就低,所以更难打穿装甲 。而重弹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弹道保持的很好,原本就是用于打击水平装甲的,更适合远距离交战 。所以,俾斯麦如果远距离和依阿华交战,结局是相当凄惨的 。远距离交战,不仅看炮弹,还要看火控雷达 。依阿华级没有舰队决战纪录,但是其前辈舰有,在瓜岛海战中,华盛顿(北卡罗来纳级)号就曾用雷达瞄准,在接近最大射程上,七分钟命中9发406毫米炮弹和大量127毫米炮弹,重创了日本战列舰雾岛号——其命中率至少为:9发/(18发/分钟*7分钟)=0.0714(这里是以华盛顿以保持最大射速和最大射弹量来算的,实际上实战中达不到,因为还有测距、齐射等待、火力机动等额外占用时间,分母还应该小得多,如果将分母减半修正,命中率就达到0.14了) 。而俾斯麦,在丹麦海峡之战中,总共对战十分钟,共发射380毫米炮弹55发(如果按全射速算,要打出240发炮弹了,由此可证,华盛顿号的命中率计算中分母的修正还是保守的),第三轮齐射才命中胡德号一发,第四次齐射失的,一般认为是首相的第五次齐射击中了胡德,导致其沉没 。但从胡德的受损状况来看,第五次齐射,最多也就是命中一发的样子(甚至有可能是欧根亲王203毫米炮的杰作),那么前五轮齐射的命中率,在20公里左右的射程上,最高也就是2发/(5轮*8发/轮)=0.05到2发/(5轮*4发/轮)=0.1之间——因为德舰有几轮齐射是双炮塔齐射 。而此后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合力对付威尔士亲王,距离16公里左右,亲王被命中了七弹,其中臭弹三发 。但是这七弹到底有几发是俾斯麦的,又实在查不出来,且距离较近,比较意义不大,故姑且不予计算 。之所以选择这两次海战进行比较,是因为前者能见度较低,而丹麦海峡之战虽然能见度略好,但是海况较差,对双方的火控系统要求都很高,具备可比性 。依阿华的火控系统是北卡罗来纳改进型,显然不弱于其前辈,而即便是俾斯麦的姐妹舰提尔皮茨,也没有在火控系统上有太大改进 。所以即便是俾斯麦熬到了1943年,有幸和依阿华碰上,在火控系统上还是稍逊一筹 。综合两舰的火力来看,在相距30公里以外的战斗中,双方都不具有威胁性;在15-30公里的距离上,俾斯麦对依阿华有一定威胁,虽然距离越远,穿甲弹动能越少,但是着角越大,所以还是能够威胁一下美国佬的,但根本打不穿水平装甲;反过来,依阿华在这个距离上,只要命中,是绝对能够对俾斯麦造成有效杀伤的,而且威胁还不小,除非是在避弹区之内 。到了15公里以内,俾斯麦总算有些扳回的机会了,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近距离交战,雷达的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了,完全可以用光学仪器代替,而德国的蔡司镜片是最好的;二是俾斯麦使用轻弹,可以更好的打击侧装甲,而依阿华的重弹就要打一点折扣;三是俾斯麦的射速高,相对而言命中敌舰的机会也多 。但是美国佬不是笨蛋,依阿华速度更快,一看事情不对,立马转身就跑,俾斯麦还追不上 。一旦拉开了,俾斯麦就又要倒霉 。所以不管怎样,都是俾斯麦吃亏 。事实上,这种单舰PK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首先,俾斯麦很难进入北海,一旦出来就会面临盟军大量飞机舰船的围攻,历史上的俾斯麦就是这么战沉的 。其次,即使俾斯麦侥幸溜出来,交战海域超过了陆基飞机的作战半径,盟军还可以出动航母的舰载机,直接把他炸沉 。再退一步,如果正好没有航母,那么美国佬凭借其数量庞大的军舰数目,完全可以围攻俾斯麦 。先用驱逐舰追上去施放鱼雷,缠住俾斯麦,然后用大量的战列舰围攻俾斯麦一艘 。就算真的单挑了,上面分析那么多,俾斯麦完全打不过依阿华,即使是南达科他级和北卡来罗那级,由于经过了改装,俾斯麦也不见得能打过 。因为南达科他级和北卡来罗那级的火力和火控系统均优于俾斯麦级,在交战时可以占有先机;装甲和俾斯麦级相比,相差不大;只是速度慢了许多 。所以,只要在远距离交战时获得先机,南达科他级和北卡来罗那级还是可以打过俾斯麦级的,至少可以打个平手 。为什么俾斯麦级的排水量和依阿华级差不多,但是相差那么多呢?这和德国人的造舰思想有关 。前面已经提到了,俾斯麦级的设计沿用了德国军舰自一战之前就开始的“全面防护”思想,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其主装甲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 。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于弹道上,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也得到了强化 。所以,德国人的战舰,其装甲的比重非常大,占用了大量的吨位,而火力却有所不足,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舰扛小炮” 。(最突出的例子是“沙恩霍斯特”级)而美国人则不同,其军舰设计很早就采用了“重点防护”的思想 。因为美国人认为,战列舰传统防护体系的中等厚度装甲,已经无法防御战列舰不断加大口径的主炮穿甲弹,依靠传统思想设计出来的军舰是无法在未来海战中取胜的,必须改革 。其主要设计特点是,战舰的非重要部位减少或没有装甲防护,而重要部位(主炮塔、轮机舱、司令塔等要害部位)则得到最大限度的装甲防护,省下来的装甲吨位,可以用来改善军舰设计,增加各种电子设备和火炮 。事实上这是海军战列舰防护设计上的重大革新,后来被很多国家所采用 。为什么德国人会坚持采用过时的设计思想呢?这和德国海军的战术思想密不可分 。德国海军的假想敌,是英国皇家海军,所有军舰的设计都针对英国的战舰 。然而,德国战舰的数量实在太少,无法在正面对战中击败英国海军 。于是德国人采用了“破交战”的战术思想,不进行正面交战,而是袭击敌人的海上交通线,打击其海运力量,最后瘫痪整个英国 。所以,德国的战舰都是按破交舰的要求设计的 。破交战中,遇到的最大的敌人是巡洋舰和驱逐舰,或者老式战列舰,这些战舰的共同点是火力不强,但火炮数量多 。因此,德国人在设计战舰的时候,使其得到全面均衡的防护,以避免某一部位被重创,影响战舰的持续使用 。但是,这样的战舰,和英国海军的战列舰交战尚可,一旦和强大的战列舰正面交战,就明显不行了 。一旦交战,其不薄不厚的装甲,反而成为致命的危险 。如果装甲足够厚,那么穿甲弹就打不穿装甲,会被弹开;如果装甲很薄,甚至没有装甲,那么穿甲弹会直接穿透战舰,掉进海里 。就怕装甲不厚不薄,穿甲弹撕开装甲,进入舰体内部爆炸 。如果击中轮机舱,那么战舰就会失速;如果击中炮塔,就会损失火力;如果击中尾舵,就不能转向;如果打中弹药舱,那么整艘战舰甚至会直接报销 。恰恰依阿华级就是围绕战列舰交战的要求设计的,因此,俾斯麦级一旦碰到依阿华级,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PS: 楼主这个问题问的太大,我查了好多资料,引用了很多,自己还码了几千字,还是感觉没说清 。还有这个问题不算历史类的,楼主以后到军事类去发,那里的哥们更懂些 。
推荐阅读
- 请问福建景田百岁山桶装水总代理联系电话?
- 造梦西游3唐僧打梼杌时候圣光球能照亮吗?
- 请问做多媒体云教室好的牌子有没有呢?
- 养植南庭芥时出现了虫害和根腐怎么办,平是养护的时候该怎么预防?
- 什么时候扦插玉蝶最好 玉蝶扦插方法
- 葱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 山西小麦什么时候收割 山西小麦收割时间
- 金樱子最佳采摘是什么时候 金樱子采摘的最佳时候
- 马玲薯什么时候种植宜 马玲薯种植时间
- 什么时候容易怀孕 容易怀孕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