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 , 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 , 而是更加倾向于享受生活 。 就拿最基本的吃来说 , 为了能品尝到更多的美食 , 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下馆子 , 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味蕾 。
但你有没有想过70年代的下馆子是何等水平呢?如果按照现在的生活条件来看 , 能下馆子的人都是处于哪一收入水平呢?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种好奇 , 一起来回顾一下70年代的下馆子吧!
一、70年代下馆子的必要条件70年代的人们想要下馆子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当时一户普通的工薪家庭 , 月收入大约只有50元左右 , 工作好一点的大约在70元左右 , 由此可见当时人均工资并不高 。
那个时候的饭店基本都是属于国营单位 , 是服务性质的商业 。 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工农兵群众 , 而且这些饭店还都有一个总店 , 总店会根据不同地区的饭店制定相应的价格以及菜料 。
再加上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 绝大多数生活用品都需要使用到票卷 。 所以下馆子的第1个要求就是要有粮票 , 即便是手里有再多的钱 , 没有粮票也不能进门 。
因为当时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分割 , 只有城市户口的人才有资格拥有粮票 。 如果农村户口的人想获得粮票 , 只能进城打工 。 70年代的粮票十分珍贵 , 全国数量都有限额 , 大多都是单位分配粮票 。
而下馆子的第2个要求就是经济实力 , 在当时一顿饭可能就会花费10~20块 。 这一顿饭很有可能吃没了一个家庭1/5的生活支出 , 所以70年代的普通人想要下馆子 , 基本上都是需要谨慎考虑过后才能决定的 。
二、70年代下馆子是种什么体验?说完了70年代下馆子的必要要求 , 那我们接下来再来说一说在70年代下馆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个人在餐馆当中又能享受到什么呢?
在如今的餐饮行业 , 很多餐馆为了能吸引到顾客 , 打的都是顾客就是上帝的旗号 。 但在70年代能在餐馆里工作 , 堪比如今的事业单位 。 服务员更不会把顾客当成上帝 , 相反顾客对于服务员非常尊重 。
70年代的顾客到饭馆后 , 需要先交粮票和付费会得到一张一式两联小票 , 接下来就需要等待叫号 , 并且凭票领饭 。 人们吃饭大多都集中在大厅里 , 没有如今的单间 。
当时的餐馆里也不像如今菜品种类丰富 , 每天供应的只有那么几道菜 。 不过令人值得欣慰的是 , 餐馆里提供的所有饭菜都绝对健康而且分量十足 , 从来不会存在以次充好或缺斤少两的情况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童叟无欺 。
而且这些饭馆里的厨师大多都是出身于烹饪学校 , 每个人需要经历为期1~2年的专业学习才能掌勺 , 手艺算得上是一绝 。 发展到现在很多菜品已经失传了 , 不少人再也品尝不到曾经的传统美味 。
三、与如今的“馆子”对比可以说在70年代下一次馆子绝对是一件大事 , 是很多普通家庭无法想象的事情 。 而发展到现在 , 出去外面下馆子已经成了不值一提的事 , 顾客也已经成为了服务员眼中的上帝 , 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
推荐阅读
- 年糕|明日元旦,依照传统习俗,“餐桌3宝”一样不能少,迎接开门红
- 泡面|风靡一时的泡面小食堂,为什么看不见了?这种“智商税”早该停止
- 薯片|冬天不一定要吃火锅,找到自己喜欢的过冬方式吧
- 红肠|11岁女儿给“小阳人”父母做饭,网友羡慕不已: 你是来报恩的吗
- 番薯|吃完火锅不留异味 论简单快速有效我只服云米AI洗烘机Master
- 酱油|今日腊八,人们都在做这“3件大事”,寓意美好,喜迎新年
- |“阳康”后,中老年人要忌口:少吃萝卜白菜,多吃这4样过好寒冬
- 食材|“腊八食5宝,一年病不找”!5宝指什么?应景寓意好,欢乐迎春节
- 薯片|早期项目丨做“好吃不怕胖”的零食,「小伶鼬」想为零食控提供低卡新选择
- 红薯|今日腊八,如果条件允许,记得多食“5根”,顺应季节,安稳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