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曾写下三首《十六字令》: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小令开门见“山” 。这“山”字前后,虽然没有附加任何形容山之高大的语法成分,但是它的内蕴却完全可以与“高山入云天”、“山高上九霄”这类句子的表意等值,这是无疑的 。所以,若是在“山”字后接上一句“登攀跨越实艰难”也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下文写出的却是“快马加鞭未下鞍”——若写“登攀跨越实艰难”这在表意上便是顺承;而写“快马加鞭未下鞍”则在表意上转折了 。这种转折有何意义,应该是毋庸赘述的 。“惊回首”的“惊”,作为一个概念,在这里的内涵与“心惊胆战”、“恐惧颤栗”等是绝无血缘关系的;其外延仅限于“惊叹”;何以“惊叹”?因为山之高度几接于天了 。“离天三尺三”是夸张 。夸张,不是浮夸,它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为依据,“夸而有节”,是一种修辞手段 。关于夸张,鲁迅先生说得好:“‘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毕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使我们立刻就知道燕山原来就这么冷 。”同理,因为红军长征在赣、闽、黔、滇、蜀等省越过的十八座大山,无一不是高入云霄的,所以毛主席在这里运用了夸张这一修辞格,使我们立刻就知道红军长征途中的山原来就这么高!小令惊叹山体之高大,实为表现红军之高大 。试想:能从“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的山头上挨着天跨越而过的红军,难道不是比高大的山体更为高大吗?这个“试想”,是小令“规定”了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就是小令的“最后一段”,只不过它是个潜台词而已 。小令为刻划红军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光辉形象,运用了“借宾定主”的表观手法——这个“宾”便是山,“主”便是红军 。小令将高低起伏、绵亘不断的群山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比拟、比喻等的修辞方式和适当的动词谓语从形象上进行摩状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等句子,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舞”、“驰”、“试比”等词语,而使本属静态的客体一下子都成了“活物”;同样,在这首小令中因为“倒”、“翻”、“卷”、“奔腾”、“战”等词语的运用,让沉睡着的群山“觉醒”了,也一下子都最大限度地动了起来——其动态显得气势之磅礴无比、力量之强大绝伦 。艺术的真实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这种摩状其实是在再现着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激烈战斗的场面 。当侵华日军气焰之嚣张无以复加、炎黄子孙“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的时候,而顽固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反动政策的蒋介石却不仅不抗日,反而殚精竭虑,妄图将正进行长征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消灭在千山万壑之中 。1934—1935年的“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红军当仁不让,英勇地给予了反击 。那殊死的拼杀,恰似“倒海翻江卷巨澜”般地震人心魄;“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八个字,正是对那种白热化战斗不加渲染与烘托的白描 。“刺破青天锷未残”七字的蕴意可以说至少包容着这样几点:一是山峰如刀似剑;二是山峰坚韧锋利;三是山峰高峻无比 。这山峰有如许之优势,则在“天欲堕”之时,当然是一定能够“赖以拄其间”的了 。小令的篇幅固然很小,但“有容乃大” 。一首仅仅十六字的小令,却能以比拟、暗喻、夸张等几种修辞手段从多方面对山峰进行了颇为精彩的描绘,并且对其存在的重大意义作了高度肯定的评价,篇幅之短小与内容之丰富在此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参考资料百度
推荐阅读
- 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那首诗?作者是谁?
- 中老年保健饮料葛根山楂果茶的研究与生产
- 海南山茶科一新变种
- 富士山位于日本的哪里
- 金山毒霸急救箱
- 比较一下,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作战,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
- 淮南山南新区的未来怎样?
- 火山的形成原因
- 佛山有机场吗 大家可以看看
- 天柱山私家车可以上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