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尘封的农具 武训传下载( 三 )


抬筐呈圆形,体积较大,两边有绳系,用于抬粪、抬土等 。村里修挡坝、修水库时,抬筐最有用,搬运土石全靠它 。
“笸箩圆,簸箕方,三春没有一秋忙 。五谷杂粮搬上场,忙坏隔壁二大娘 。”这是我们小时候挂在嘴上的顺口溜 。笸箩用来盛粮食,簸箕用来扇粮食,筛子用来筛粮食 。笸箩、簸箕是用柳条编制的,筛子是用竹篾编成的 。
草苫子是用麦秸打成的,用它盖在收获上场的庄稼垛、粮食囤或草垛上,以防止雨淋 。接子是用胡秸(高粱秸)篾编制成的,窄而长,粮囤盛满后,用接子在上部绕圈,可增加粮囤容量,继续往里装粮食 。
驴套脖子牛夹板驴屉 。屉,古时为鞋垫,后也指物体上片形的附件,如马鞍垫子等 。《宋史·舆服志一》:“马有金面……青绣屉,锦包尾 。”驴屉其实就是驴鞍,放在驴背上便于驮东西 。
驴笼头是戴在驴头上便于拴缰绳的物件;驴笼嘴是用铁丝编制的小圆筐,套在驴嘴上,以免它干活时偷嘴;驴捂眼是拉磨、压碾、打场时,给驴戴的眼罩,以免它转圈儿发晕 。
驴套是驴拉套时作牵引的物品,使用时与驴套脖搭配 。套脖又称套包,拉套时套在驴脖子上,用皮革或布制成,内装棕子(丝)、旧棉花或糠等,有的地方称“格拉” 。电影《武训传》中,武训为办义学给人推磨募捐,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 。”
家乡农村有句顺口溜:“张家长,李家短,七个碟子八个碗;梁山好汉杨家将,驴套脖子牛夹板 。”描述的是农村街头一道独特的景观:一帮老头儿或妇女,闲来无事坐在树荫下乘凉,或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没有固定的话题,往往南朝北国,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闲聊天 。
牛没有笼头,而是两块长条木板穿上绳,套在牛头上,称牛夹板 。牛拉套的用具称牛绠(gěng),牛绠前安一个牛槅(gé),放在牛脖子上后部拉套 。
史料载:“槅,车轭,驾车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 。”《释名》:“槅,扼也,所以扼牛颈也 。”张衡《西京赋》:“高旅联槅,隐隐展展 。”有的地方称牛槅为牛梭子 。
绳子也有几种 。拘绳是捆庄稼和柴草用的,前头一个小木钩,称拘,绳子捆紧后在拘上系扣 。最粗的绳子是井绳,又称水绳、绠绳 。成语“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 。我家的井绳用稻草拧成,约一小把粗,前头一个大木钩,主要用来向地瓜井里运货或向上提地瓜,有时也用于淘井时提水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指的就是它 。
架绳与架子、架锁是一套 。架子是牲口搬运庄稼用的,上面有两个椭圆形木块,中间有孔,可穿绳捆绑庄稼,相当于滑轮,称作架锁 。架绳用火麻轧成,再用现剥的刺猬皮内面擦磨上油,反复晒、擦,使其结实耐磨 。

推荐阅读